周六的时候,应朋友邀请参加一个聚会,都是些老公的同学,以前隔三差五地都会聚聚。
臧天朔的一首《朋友》,曾经传唱大江南北,风靡一时: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你现在还好吗?好久不见,不知在远方的你,是否记得我。
相信六零七零后都不会陌生,现在半百年龄,朋友聚会的时候再唱,感觉特别有味道。
曾经的我们,用“百毒不浸”之躯,仿佛浑身打满鸡血,超人一般地工作家庭两不误。
原以为等子女长大成人,到了退休年龄,可以好好地过过自己的日子,想怎么乐就怎么乐,弥补自己年轻时候因为忙碌而错过快乐生活的遗憾。
现在才发现,到了这个年龄反而各有所忙,难得一聚了。
比如,64年出生的李姐姐,两个外孙刚刚上小学能够脱手了,公公又患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了。
每天不敢离人,家里玻璃被砸的乱七八糟的,还随处大小便,完全没有认知。两口子比上班还累,每天都精疲力尽,哪里还有机会和心情和朋友聚会?
又比如:63年出生的李姐姐,刚刚退休就被儿子儿媳妇给安排去重庆带孙了,直到现在也是偶有节假日才能回来两天,又匆忙赶回去“上班”。
只有女儿还未结婚成家的两个老姐姐,每日在老年大学自得其乐,生活看起来阳光明媚。
但是大家坐在一起,说起三十好几都不愿谈恋爱结婚的女儿,又都唉声叹气,愁容满面的。
而我呢?每日在儿子儿媳妇家里接送孙女上下学,忙着一日三餐和家里的清洁卫生。
还在老年大学报了一个葫芦丝班,满足我年轻时候想学习乐器的心愿。
虽说距离老家不过百余公里,但是并不比在外地打工的姐妹们回家的次数多。一句话“走不开呀”。
虽说现在和大家聚会很少了,但是正如有句话说的“友情,好似一杯陈年老酒,时间越长味儿越浓。”
偶尔聚聚,更能激发老友们心底的激情。
有时候想想那些整天在外旅游,哪里凉快就去哪里潇洒的同龄人,真是羡慕至极。
张爱玲说,别羡慕别人,谁家的锅底都有灰。
的确是这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能够处理好家事的人都不简单。
你在羡慕别人悠闲自得的时候,也许别人正在羡慕你儿孙绕膝,温馨自在。
生活锁绊、各奔东西、各有所忙、兴趣异同、能停下工作相聚一堂真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