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最早起源于六、七十年代的英国,后来迅速传入美国、香港。80年代,自张国荣的一曲《monica》传遍香港的大街小巷,disco舞曲开始在中国流行。Disco是一种具有强劲节拍,歌词简单,不断重复的舞曲;disco舞蹈活动量大,音乐节奏强烈,是一种没有规定动作即兴式的自由舞蹈。身体无拘无束的舞动完美地释放自我,热情奔放地宣泄着心中的激情,一时间风靡全球。而我今天想说的disc并非此disco,虽然它们都有着异曲同工之效,也肯定会像disco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因为这里有一群传递爱,分享爱,无私奉献,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敢于表达真我的伙伴。Disc社群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是海峰老师播撒大爱无疆的土壤。
我是如何触电disc,这还要从去年底开始说起。公司年会中,当我站在服务了长达十年的公司领奖台上,百感交集,我最美好的十年青春奉献于此,一直循规蹈矩,恪尽职守,难道这就是我想要的吗?当我对自己产生怀疑之后,内心一直得不到平静。2017是我的改变之年,年初休假半年到纽约学习,在异国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思想、不同文化冲击下,指引了我新的方向。回国后,我一直想了解并加入具有新思想、新文化的相关课程进行学习,无意之中接触到disc。
刚开始我是抱着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改善人际关系的心态来到disc。记得第一次联系的是小芳馆长,她热情无比地发了很多海峰老师的介绍和课程资料给我,并问我是否愿意加入8月8日开启的《DISC双证班社群第三季·第1期线上商学院》分享群,并留言说会让我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disc。这是我第一次触电disc,从此便走上了海峰老师的魔法之路,开启神奇之旅。
自从加入disc社群,每天晚上8点准时线上分享,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但都是围绕一个永恒的主题disc,万变不离其宗。Disc的理论和根据理论开发出来的所有软件,都只是工具,甚至都只是线索。海峰老师说“觉察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行为,切换自己的模式”;于他人,“观察对方的行为,尊重对方的需求,做好对方的拍档”,从不同层面了解、分析disc核心理念,提升对人的感觉度,用双方舒服的方式相处或共事,而达到共赢。Disc是一个大课题,多角度、多维度分析,关注人、关注事,快还是慢。
在两天的面授课堂上,海峰老师和任博老师形象、生动地讲授如何区别、分析不同性格特质,不同场景,如何更好的应对自如。于他俩disc已经不是特质,而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可以随时随地自由转换,台上的海峰老师抑扬顿挫、手舞足蹈,以最大限度引起大家的注意,希望把所知所学倾囊相授。看见任博老师的第一眼,他双手抚着满腹经纶的肚子,脑海立即浮现多啦A梦这个蓝胖子,多么熟悉的童年记忆,多么温暖的画面,每个年少的我们都希望拥有一位无所不能的蓝胖子。在他这没有难题,只有无尽的方法和打开知识海洋的任意门。
在这里想说的人和事实在太多太多,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素未谋面的秋叶大叔、古典,一面之缘的Spenser和彭小六,他们的故事已经如雷贯耳传遍整个社群。除此之外,还有一群默默无闻,只会埋头干活可爱的助推,累活重活他们抢着做,100多人的活动场地,没有一个全职的策划和执行,全靠他们,有些是下班赶来,有些是提前到场布置完善,注意细节、贴心服务。我希望他们也为自己留一桌一椅,在上课时不用站着或者躲在角落里,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当然要一视同仁,平等待遇。说起助推,如李珈诺.F10毕业生,F22联合班主任,F52助推,她自己本来的工作是单位的内部讲师,蘑菇师等多重身份。上课前我跟她联系最多,未曾谋面,早已被她的热情感染,心中充满好奇,无论何时我的问题都能即时得到回复,好像24小时在线专门等着我。另外一位,自称是我们组背后的男人助推黄海山.F30毕业生,开课前两天就神秘地把我们陌生的八个人抱进一个群说,有任何问题随时找他,他会是我们今后生活、学习委员,他是自带饭盒的搬运工。从此群里就不安宁了,他一直活跃在线,学习计划、目标、总结、输出,不厌其烦地提醒,还会私聊每一个组员督促我们按计划完成任务。不是他一遍又一遍的催促我,这篇文章也没有那么快与大家见面。如此努力用心,你能想像得出来他不过是一个刚刚年满17岁的少年吗?想想我的17岁,还会跟父母撒娇。海峰老师,你的努力已经奏效了,不管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是下一代人,都深受影响。
相信disc的未来,就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未来:平等互助、共同努力、分享爱、传递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