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赔偿10亿元,也要优化七千多名三十五岁以上的老员工。”这是国内某著名高科技企业CEO说的。
三十五岁以上就是老员工 ,而且是随时面临走人的危险!听上去有些令人不解,要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三十五岁应该是一生中最黄金的年龄段,身体,智商,经验,人脉都是呈上升趋势的,怎么会到人走茶凉的地步了?但事实的确是这样的,对很多高科技公司老说,四十岁就是一个坎儿。
我在外企工作时,部门有几个年龄稍大的员工,一个HR的朋友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技术部门,尤其是研发的,35岁很重要,40岁以上一刀切,再好也不用。”我问他为什么再好也不用,他呵呵一笑:“以后你就明白了”。
回想我在外企工作时,我刚入职时的师傅,也是五十出头才走人的,似乎远超40岁这个界限。后来我又观察到,进新人一般都是25,6岁,走人的年龄大都在45岁左右,似乎和HR的说法有些出入。所以,哪怕我在去年没有离开外企,一直干到现在这个年龄,也到该走人的年龄了。
中年危机一般爆发在40岁左右,在互联网,IT,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业的较为明显。而相对于传统行业,机械,化工,能源,航空航天等,40岁正是黄金年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也越来越多,工作中犯错的可能性也越小,但故步自封,经验主义带来的保守思想也会限制住他们的创造力,但好在这是传统行业,技术进步的频率远没有高科技公司那么快。
中年危机似乎专为男性度身定做的。我不知道女人有没有,按道理只要是人在职场就会遇到,可我倒是没有见过哪个女性遭遇到中年危机,或许这和女性本身工作时间短有关。
第一,人人都会经历年龄危机
科技行业门槛高,以研发为主,占据产业链的上游。远的不说,就拿手机举例,华为公司每一年就会进行产品升级。2018年底推出MATE20系列,到去年底推出的MATE40系列,到现在鸿蒙操作系统,时间跨度不到30个月,可技术跨越了好几代,这背后支持的无疑不是强大的人才梯队和卓越的人才队伍进行新老交替,技术传承。而这支人才梯队的平均年龄也就30岁出头,公司为保持技术进步就必须维持人才队伍的年轻化和技术的传承化,对人才队伍做出调整是必然的,淘汰旧人引进新人永保队伍的年轻化,所以这些行业工作的年限就是10到15年。
高科技行业有“中年危机”,那么传统行业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个行业也有中年危机,不像科技行业那么残酷的一刀切,而是实行一种边缘化处理方式,不会被淘汰回家,只是不受到重用而已,一杯茶,一张报纸,端着保温杯到处闲聊,拿着富不了,饿不死的工资直到退休。
我的前同事老张,52岁,这年龄放在外企公司HR不知和他约谈多少次了。好在是传统行业,一年前,老张被新换了岗位,说是领导照顾他,加之身体不好(有肺结核病史)去搞定额,而不是新产品研发的工艺流程。老张话少人简单,直言再混3年就打报告退养,我问他怎么不干到60岁,老张苦笑一声,干多干少都一样,不如早退。
人也有中年危机,我一直觉得自己还年轻,尤其是每天早上照镜子时这种感觉最为膨胀。
我虽不要脸的把自己归为年轻人的队伍里,但是骨子里还是觉得自己不老。我还有梦想,有追求,还有一身力气,我现在的体重相对十年前没有变化过。我看到我的同学,前同事,从来不习惯性的在其姓名前加上“老”,如:“老王”,“老张”,因为我不认为自己老而怕他们同样招呼我时用上“老”。
可现实是,我不认为自己老,但这个世界不这么认为。一觉醒来,世界不仅认为我老了,还天真的把80后也归纳到老人的队伍。我环顾周围,发现所谓的文学圈子里,很多聊过的,探讨过的,一块儿喝过啤酒的,一块儿参加过文联论坛的,现在都成了某市某某地区的文联主席,副主席。在看机械设计群,比自己小的,比自己大的,都成教授和专家了。若突然在某杂志上看到这些人的文章,感觉是他们不仅是专家,更像是前辈了。
前几天,我走在街上,对面一女的喊我的名字,近看认不出,细问对方,对方说:“连老同学都认不出了?”又说自己都退休5年了,明年就带孙子了。微信朋友圈里,一堆人在调侃自己的年龄,年龄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花心血就能上去且不担心会下来的特质。有个人平常挺严肃的,微信名“年近半百不会笑的XXX”,还有个更绝,“老实掉渣的XX”。
更可气的是上周,楼下一超市搞活动,门前木牌子上写道:“5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免费领10个鸡蛋。”一想,我都到免费领鸡蛋的年龄了,明天我是不是可以免费去参加社区的老人义务体检,后天乘公交车不花钱了?
所以,不管是从事商业的,还是从事文学的,到这个年龄,基本都老了,虽然内心不承认自己老了,但这个世界已经认为你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