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悬念、铺垫与伏笔(3)
文/张爱敏
其次,如何简简单单来区分悬念、铺垫与伏笔呢?
我们还以试卷中的这道题目为例:
她数了一下,至少有20艘渔船在湖面上,但她看不到湖的对岸。
解析:看不到湖的对岸表明湖的广袤无垠,这样的湖又有20艘渔船在这里作业,从而间接地表明爸爸守护灯塔,每天点亮灯塔,为渔船指引方向的重要性。
另外,句中点出渔船多,大概有20艘,表面上是孩子在数但结合后文,在遇到恶劣天气时,爸爸有一句话“等所有渔船上岸后,我再休息”以及“爸爸叫了起来,一个渔民出事了,并立即实施营救行动”,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此处乃伏笔也,为爸爸救遇险渔船埋下了伏笔。
还有,此处还交代了湖面大,正是由于湖面大,才需要灯塔的指引,才有了后面的情节,暴风雨来临,渔民遇险,爸爸前往营救,夜色将近,才有了小萨拉的纠结“要不要点灯”,以及勇敢果断的点灯,指引爸爸及渔船安全返航。这乃铺垫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悬念、铺垫与伏笔。
一是从目的和作用来看,铺垫是为了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事件或者是环境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件,比如上文中的“湖面大”就是为了突出爸爸救遇险渔船以及突出其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品质。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目的是以求前后呼应,情节合理”。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如正是点到有渔船,才有了后面渔船在遇险。
设置悬念则是为了造成读者心中的紧张和期待心理,以求情节的曲折,故事的起伏。如《草船借箭》中有这样一个场面:周瑜使毒计,要诸葛亮十天造好10万之箭,诸葛亮说只用三天,还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有三天能造好10万支箭吗?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自然引起读者浓烈的阅读兴趣。
二是从笔墨来看,铺垫是面,伏笔是点。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极特殊的情况是一两笔)。即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
悬念与与铺垫类似。为了达到悬念的目的,作者在设置悬念的时候,也往往是把它放在显著的位置,或者是大肆渲染,它也是“显性”的,唯恐读者不见的。
而伏笔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因此,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设悬念则没有特别统一的规定,其笔墨根据实际需要有多有少。即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往往貌似“闲笔”。它就像埋伏在敌方的特工,或者说间谍。
总之,判断是铺垫、伏笔还是设悬念,关键看它们的目的和作用。如果某段文字是为了和后文构成衬托(有正衬也有反衬)以求更好地表现人物或事件,那就是铺垫。
如果某段文字只为了提示下文,与下文的照应句共同组合,达到前后照应,情节合理的目的,那是伏笔。如果某段文字,吊起了读者的胃口,激起读者的紧张感或急切心理,那就是设置悬念。赏析时,还是应因文而论。
当然有时候一句话或一段话,几方面作用都起,那么就是兼有各种写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