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应该是有个把月吧,我觉得自己在一些方面松懈了下来。就比如说每天的快走运动,虽然基本上每天能够完成二万步的数量,但是质量不是很高,有拼凑之嫌。整个夏秋季,因为天亮的比较早,再加上气温适宜,起床不需要穿那么多衣服,所以每天一大早起来就会去运动,走上那么一万步。然后再回家以后洗个澡,清清爽爽去上班。进入冬季以后,随着天气的日益严寒,早上起床程序繁琐,渐渐的早上这一万步就省略掉了。深究原因,还是自己坚持的毅力不够,身上的懒虫发作了。
坚持是一种品格。我曾经把它更深入的引申了一下──坚持简直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信仰,如果我们没有更高大上信仰的话。因为坚持去做一件事情,就可以在持之以恒的过程中不断的磨练自己、雕琢自己。好比你本身是一块璞玉,通过时光的雕琢慢慢显露真身,最后成了一块美玉一样。荀子在《劝学篇》里面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篇吟诵千古的文章,道尽了坚持的重要性。
其实大家都知道,人是有血有肉的动物,他跟机器不一样,可以永无休止地按照规定的程序运转。总会在一些时候,人受困于外界环境和内在心理情绪的影响,紧绷的神经会松懈下来。这就好像钟表的发条,因为齿轮的磨损、机油的缺乏以及电池的耗尽等因素,而慢慢的松垮下来。如果不注意及时加以拧紧的话,最终时针和分针就会停止转动。我们允许一时一刻的松懈和放纵,但绝不允许长久的松懈下去,因为懒病丛生,是平庸而失败生活的总根源。
我之所以感到一段时间以来的松懈,不仅仅是表现在运动方面,还表现在学习的方面。我明显的感觉到这段时间碎片化的阅读太多了,精读书本少之又少。曾经立下豪情壮志,至少要每天读书两小时(是指整本精读的那种)。到了双休日要花半天时间来读书,一个星期完成一本的读书量。现在看来一点也没达到,2019年也快过去了一个月,连一本纸质书也没有读完,就是看完了两本《南风窗》杂志。因为没有有效的输入,也就没有高质量的输出,文笔也开始有了枯燥晦涩的意味,这是松懈直接带来的恶果之一。
我当然也知道,人生之弓弦不能时刻的绷紧。古希腊的寓言家费德鲁斯就曾经说过:“要是你一直把弓弦绷得太紧,你的弓就很容易折断。”汉朝的史学家刘向也说过“金刚则折,革刚则裂”之类的话。而“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样的格言警句,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在认真梳理好事情轻重缓急的基础之上,保持好固有的节奏,这是能够把事情持续推动下去的最重要方法和最根本途径。开头过分的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和竭尽全力,最终很容易导致强弩之末、气衰力竭和虎头蛇尾,这是任何一个想把事情做好的人所不愿看到的。
然而还是要像文章标题所说的──拧紧生命的发条。我们反对紧绷生命之弦,但同时更警惕的是懒懒散散糜烂的生命状态。就正如网上流行的鸡汤语所说:“最可怕的就是这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说平凡可贵。”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懒惰是人生最致命的大敌。当人生的钟摆开始慢下来的时候,不是放任的看着它渐渐停摆,正确的动作就是上前一步“把发条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