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的小伙伴注意啦:
目前我们已经成立“圆脸广告人-Ps设计交流群”的微信群,如果有想进群跟Ps大神交流学习的小伙伴,只需关注本简书号,私信小编:交流群,就可以免费进群喽~
一年开25家分店,营收超10亿,一位22岁的店长都能做到年入百万,并且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保持着零亏损的的业绩。这家店就是凭借一碗“鱼头泡饼”的旺顺阁。
目前旺顺阁在全国有58家分店,并且没有一家店是亏损的,新店最快10个月回本,但是这个业绩相比也2012年政策出台之前还是逊色很多,2012年旺顺阁主攻高端餐饮,1家店就能营收1.36亿。高端餐饮市场销售业绩大幅度下滑之后,旺顺阁创始人张雅青回国开始重返一线经营,至此一碗鱼头泡饼开始走上了快速扩张之路。
今天圆脸跟大家一起走一下一碗鱼头的发家史。
· 鱼头+泡饼开始于一个意外
一开始张雅青和丈夫在北京开了一家海鲜美食城,主推的菜品是鱼头和红烧甲鱼泡饼,但是在开业初期,张雅青发现,顾客常常会买一份鱼头和一张饼泡着吃。张雅青意识到北京有吃汤泡饭,就这样,张雅青和总厨在开业半个月后,正式推出了鱼头泡饼这道菜。她还果断把餐厅名字改为“旺顺阁鱼头泡饼”。
改了名字的旺顺阁,生意异常火爆,每天排队排到晚上10点钟,连续排了有一年半。200万的投资三个月内便收回来,简直成了京城餐饮的传奇。
· 懂营销,只因曾痛失《舌尖》宣传契机
2013年《舌尖1》热播的时候,第一集当中的鱼头泡饼就是在他们店里拍的。可是,当时并不擅长营销的张雅青,并没有借势宣传,让鱼头泡饼火到飞起来。她肠子都悔青了。
而当得知《舌尖2》会拍摄千岛湖大鱼头时,她毫无疑虑,砸下旺顺阁自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营销费,张雅青自己抱着一条大鱼,给企业拍了一支广告,以大红的背景,出现在北京三、四环数十辆双层巴士上(当时旺顺阁店面基本上全部开在三环四环街边),还附上广告语:登上《舌尖》的美味,旺顺阁鱼头泡饼。
到2017年,旺顺阁鱼头泡饼已拥有15家门店。仅鱼头泡饼一道菜,一年就卖出2个亿。
· 快速发展源于合伙人制度
摒弃掉虚拟入股,就算没有钱也要真正入股,这个具体的操作就是,优先管理股东分红,就是挣了钱先给你分,你先把你的本钱拿回去,再给我挣钱,再把我的本再拿回来,咱们再按比例分红。
这个小小的改革,让他们高管一年最多开五六个店,三个月收回投资,再三个月又开一个店,这样让他们持续有钱,持续投资,形成一个正循环。所以现在小小的变更了这么一个机制,让他们当上了老板。
没有入股资格的,更有明确的激励机制,2017年的时候,按2016年的利润标准,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不变,2016年挣200万,2017年也是200万,到2018年还是200万,超额部分50%给管理团队奖励。只要完成200万,还有一个5%的完成绩效奖。
旺顺阁开新店规定18个月收回投资成本,但是最快的有10个月收回的,8个月的钱返回给团队。有一个22岁的店长,年收入过了百万,现在所开的店铺没有一家亏损。
从无意到有意,张雅青摸索出了单品聚焦的道路,也给了年轻创业者一个建议:一定要知道你是谁。
她认为做餐饮,必须要找到当家产品,并且让这个产品支撑你持续地走下去。在她眼里,菜系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一个单品的强力聚焦。
麦当劳有汉堡包,西贝有莜面,喜家德有虾仁水饺,聚焦了才能做大做强。当然,如果你坚持的是一个传承手艺的小店,那就把这个小店做成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