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活了快半辈子,好像今天才突然活明白。
经验也好,教训也罢,总结来总结去,理出个头绪——
幸福人生,最基本的要素有三个:
一、足够健康的身体;
二、足够生活的金钱;
三、足够干净的灵魂。
关于金钱,第一是要取之有道,不择手段是自毁前途;第二是够用就好,多了易成负担。
关于灵魂,不论布衣陋巷,还是华服名车,都与之无必然关联,而与之密不可分的,是与他人和世界相处时高度自律、洁身自爱的态度。
关于金钱和灵魂这两样东西,对于精神素质好的人,其实无须多言。
本文主要谈论身体健康的问题。
因为我认为,无论人的精神素质如何,这个问题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二)
人活着,第一当然是健康,这是人生一切的前提。
作为写作者,我更习惯以作家为例,来讨论健康的问题。
我敬佩和喜爱的作家二月河,前不久刚刚辞世,享年73岁。不算高寿。
关于二月河辞世的怀念文章里,有人提到他当年创作《康熙大帝》等鸿篇巨著时的日常作息——
晚上10点开始写作,写到凌晨三点睡觉,早晨7点半起床做饭、上班。
长期熬夜,过度疲劳,导致大块大块脱发。
虽然最终完成康雍乾“落霞三部曲”,身体也被拖垮,之后无法再写大部头作品,直到离世,只有几本散文集出版。
二月河的离世,让我想到当年的路遥。
“早晨从中午开始”的路遥,长期熬夜完成《平凡的世界》,健康严重受损,导致英年早逝。
我们也许能理解作家们投身创作时不顾一切的激情,但这样的献身真的可取吗?
在我看来,更值得效法的,是村上春树和蔡骏的状态。
村上春树为了尽可能延长创作寿命,不仅坚持跑步,他还像工厂计件工一样按时按量生产自己的作品,像马拉松运动员一样合理分配体力。
悬疑小说家蔡骏的写作时间,则从不延伸到午夜零点以后。
健康决定一个人可以走多远、能够走多久。名人如此,普通人其实也一样。
前不久结识一位晨跑达人,坚持5公里以上晨跑两年半,近来更加量到10公里以上。
她说,白天越繁忙,感觉晨跑越必要,因为越跑身体状态越好,白天越是精力充沛。
我效法她,入冬后一直坚持5公里晨跑,身体也越来越好,写作灵感随之不断涌现,是以前难以想象的喷薄状态。
虽然如此,我的状态仍待提升。
我的目标是通过晨跑调理身体,最终提高免疫力,帮助自己尽可能摆脱多种慢性疾病的困扰,同时,在精力和体力允许的前提下,争取写出规模大点的东西。
锻炼的同时,饮食和睡眠,我也开始格外注意。
饮食上做到不暴饮暴食,尽量不吃剩饭、凉饭,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等。
睡眠则注重规律和质量。按时睡眠,睡前尽量不用电子产品、不过度兴奋等等。
(三)
身体健康,是人生质量指数里的“1”,有了这个“1”,我们才可以往后面添那些“0”,对吧?
身体健康,这个人生幸福的第一要素,你,抓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