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惊艳
这些年一直在文字里寻寻觅觅:十几二十几岁,喜欢汪国真,喜欢席慕容,喜欢三毛;等到三十出头,开始喜欢读雪小禅的《刺青》、《无爱不欢》和《烟雨桃花》,林清玄的《温一壶月光下酒》、《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还有路也的诗,一句“我是你云鬓轻挽的娘子,你是我那断了仕途的官人”让我日夜把玩,怅然若失,仿佛许仙等到了他的白娘子,焦仲卿遇到了刘兰芝,张生碰见了崔莹莹。过了四十,也经历了一些世事,开始觉得周作人、钱钟书、林语堂的文字最合胃口,从隙中窥月到庭中望月,真的似明人张潮所说: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读书不求甚解,随性而已,读到哪算哪。有一段时间很是痴迷明清笔记,张岱的《陶庵梦忆》、江盈科的《笑林引》、袁枚的《随缘诗话》,40岁的人了,开始懂得生活的一点乐趣: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张岱的喜好,我一样不少,尤其是张大复一溪云、一潭水、一庭花、一林雪的理想人生,的确让人心向往之。鸦片一样,明清小品读多了,上瘾也变得颓废,甚至某年的春天,我竟然萌生了辞职去浪迹天涯的念头。
这念头着实吓了我一跳,农夫说:待我荣华富贵,许你十里桃花;书生说:待我金榜题名,许你花前月下;僧人说:待我一袭袈裟,许你相思放下。说的都是如果,40岁,有工作,有家庭,高堂父母,儿女垂髫,浪迹天涯我做不到了无牵挂,君临天下我做不到四海为家。放又放不下,走也走不开,40岁,正是尴尴尬尬的年纪,喜悦不多,烦恼不少。
直到,我遇到了董桥,读董桥的文字,任你有多少的无奈、喜悦、落寞、隐忍、惊喜和不舍,都会在他的文字里化作绕指柔请。董桥说文辞清淡可读最是关键,“故事”才是文章的命脉,“有了学问有了见识有了真情没有说故事的本领文章活不下去”。董桥的散文和小说相比,我更喜欢他的小说,我想这一定是有“故事”的缘故。“情节要淡,情味要浓;记忆要远,念忆要近,偶尔笔调太像小说还要收一收,”董桥说,“故事太浓了担心一媚入骨,我不稀罕。”《竹园》里的胭姐,《爱晚居》里的杏表姐,《无 语》里的云姑,《莲房》里的章蔷,读来都新鲜的让人猛然一惊,小惊艳了一把。
今年我已经43岁,看来以后的岁月要在董桥的文字里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