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有个儿童体验活动,比如舞蹈、滑冰什么的,孩子与家长一起看,明显对他们都很多有吸引力。这时候活动方就邀请孩子上台,你会发现,总有些孩子极其不愿意,家长在那干着急,感觉如果能变小,她自己上。我们会说,孩子比较害羞。
这种画面的确经常出现,我们希望孩子“能拿得出手”,希望孩子在“台上”表现的更好。比如,上台唱个歌,做个主持等等。但是,你会发现,我们越着急,孩子越不愿意。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我们会讲孩子很内向。
再延伸一点,你让孩子尝试去做一件事情,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孩子却迟迟不做,不敢。我们给孩子一遍遍的解释鼓励,但是就是不敢去。这除了害羞和内向,还有别的解释吗?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且是在不同场合都有类似的情况,我们就要考虑:我们的孩子“自我效能感低”。
一、什么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Bandura)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指,当我面对一个任务的时候,我是否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显然,如果我觉得很轻松就能完成,那就好办了;如果,我认为我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完成,我还会去尝试吗?很可能就不会了。那就出现了我们上文的现象。
二、自我效能感到底能带来多大差异:
心理学家Bandura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响一个人从做一件事从选择与否开始,到做事时的情绪状态,再到面对困难时候的坚持性各方面。显然,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才能在这四个方面做的更好。
所以,你会发现:
(1)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期望值高,愿意挑战新的事物或者有难度的事物,遇事理智处理,能够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
(2)自我效能低的人:畏缩不前,害怕变化,对于改变和新事物、挑战存在畏惧,容易情绪化地处理问题,易受惧怕、恐慌和羞涩的干扰,当需要时,其知识和技能无以发挥。
这两种区别,是不是在身边很多人身上都能找到呢?
三、自我效能感是怎样形成的?
作为教育者,我就更愿意知道,孩子怎么就慢慢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班杜拉(Bandura)在研究中发现了这个方面:
1、成败经验:亲身体会
这一点非常容易理解,如果我们从小做什么什么都能做的很好,那必然会“胆大”,这就是“自我效能感高”,我觉得自己能够做成功“任何”事情。但也有的是,从小做什么都是错,不是错也会被扣个帽子,显然,就会畏缩,就成了“自我效能感低”。
但是,除了成败本身,家长对于成败的反应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总会看到“屡败屡战”的人,也正是这个原因。
当一个孩子在尝试一件新事物,比如学习骑自行车,同样学了一下午还是被摔,这个时候,家长有两个反应:
第一种:没了耐心,“你怎么这么笨呢?都学了一下午了,还不会,你看看那个谁,上车就会了,你做什么都不行。”
第二种:继续帮助孩子,“孩子,现在你已经学了一个下午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至少要一天才能学会,你已经做的很好了。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是先休息,然后没事时候琢磨琢磨这个动作,明天下午咱们继续练”。
哪个更可能造成自我效能感低呢?显然是第一种。所以,在成败的体验之下,我们成人的反应可能比成败更重要。
2、替代经验:榜样的作用
我如果看到和我差不多的人去做尝试了一件新的事物,并且很成功,那么,我更有可能去尝试这件事。这就是替代经验的作用。这个榜样,不是比我优秀的人,而是我认为和我差不多的人,但是比我早尝试了,他尝试的经验就会影响到我。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场面,当一个孩子在台上的时候,你要让自己家的孩子上台似乎很难,但如果台上已经有几个孩子,而且还有和你家孩子认识的,那么孩子上台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不要太着急逼着孩子,先给孩子找个“榜样和同伴”。
3、言语劝说:表扬与鼓励
根据班杜拉的研究表明,其实言语劝说对于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但是,在这里,必须提出是因为我们经常用,还觉得自己“苦口婆心”。
我们常用的言语劝说就是鼓励和表扬了,最简单而且成本最低的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方法,所以,下文会展开论述。
4、其他因素:
(1)情绪唤醒:一个人在不同情绪时候,自我效能感会不一样,比如失落伤心的时候,效能感会更低;高兴兴奋的时候,效能感倾向更高。
(2)情境因素:在熟悉的环境,我们的效能感会更高,而在陌生环境,同样一件事情,可能效能感很低。
所以,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们想让孩子更好,就要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感,而不是赶鸭子上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从小,让他不断尝试做不同的事情,一定是力所能及,尽可能是成功的,再次就是和同伴一起,最后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语言上的鼓励和支持。
四、关于鼓励:鼓励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1、为什么要说鼓励?
(1)我们以为的鼓励并不是鼓励: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够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但是,我们发现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情境一:孩子不愿去做某件事情,家长开始各种劝,怎么怎么好,别人怎么怎么样,最后还不去,就开始愤怒,你是什么孩子呀,怎么这么不行……从赶鸭子上架到奚落批评。这样的孩子和家长并不罕见。
情境二:孩子在尝试做某事,家长在旁边一个劲地夸奖,宝宝真棒,真厉害,太棒了,没别的。
情境三:孩子完成某事,很明显做的不是特别好,家长也觉得很失望,但是还是强颜欢笑,你很棒,你好……
这些情景,我们经常见,我们以为在鼓励孩子,其实并非如此。
(2)失败不怕,怕的是失望:
就像上文所讲,对于失败经验,其实失败本身是一方面影响,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家长的反馈也是极其重要的。所以,鼓励对于孩子来讲是失败后的抚慰,能够让他接受自己失败,并不因此降低自己的效能感,这很重要。
2、我们的误解:
误解一:鼓励就是拉他做事去——强迫
像上文的情境一,很多家长都会去做,美其名曰:我鼓励孩子去多尝试。这是一种强迫,必须和鼓励区分开来。这种强迫是满足家长自己内心的需求,而非孩子的。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去不断尝试,请先与其沟通,他愿意才可以。
误解二:鼓励就是夸奖——虚无
情境二中的鼓励也是很多家长愿意做的,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他们爱孩子,孩子在自己眼中怎么都好。但是,这并不能帮助到孩子。
鼓励一定要有实质内容,“孩子,你今天完成作业用了30分钟,而且30分钟没有离开座位,这个状态很好哦。”这样的鼓励要比“孩子,你今天真棒,太好了。”要有价值的多。孩子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也知道下次如何做才是好的。
鼓励不一定每次都要有,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见得喜欢被打扰,即便是表扬。所以,让孩子踏踏实实的做事,比在一边加油助威更好。
误解三:鼓励就要随时夸奖,不能有批评——不真诚
这种误解是最近几年所谓"西方教育理念"所影响,这不仅毁了孩子,还毁了家庭。一个没有批评的家庭,就相当于国家没有了边境线和边防部队,没有界限,随时都可以入侵,结果必然是被随意践踏的。
我们鼓励孩子是对孩子面对的事情给予客观的支持和帮助,这个支持和帮助包括物质的也包括心理的。
鼓励不代表我们要给孩子展示一个虚伪的世界。孩子如果做的不好,我们要做的不是假装很好,而是接受他不好的结果,然后和孩子一起想办法,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