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此乃“三纲八目”之“三纲”。
注释:“明明德”第一个“明”:擦亮,使之恢复明亮。朱熹言及“明德”是人天生的灵性。
今天深入学习《大学》之“三纲八目”“三纲”第一条“明明德”。
儒家的意思,人的灵性应该是让人都能、都会处理所有的事,但是生活中却不是这样。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曰“气禀所拘”,再曰“人欲所蔽”。前者古人认为大致是受遗传物质所影响,后者则是人性使然。“气禀所拘”肯定是不好改变的,遗传的呀。而我们教育能改变或者确切地说可能改变的只能从“明明德”来出发。
“明明德”就是从“为人欲”出发,使人端庄地秉持人天生的灵性,而不是为世俗的一些物质、权欲“利令智昏”。
关于围绕“明明德”出发点内容,朱熹有言:“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什么意思?用现在的话说,我们学生是有基础的。有什么基础?“发”,就是学生发展的发端处。结合孟子的“四端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强调这“四端”是个人就有的,除非这个人自我堕落,自我心甘不上进—“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再怎么样的学生,他都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我们的学生,那还是有“基本学情”的,是张居正所言的“有本之学”。
王阳明的“致良知”、孟子所言的“良知良能”(良知生而知之,良能不学而能。这些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知能”)、朱熹所述“具众理而应万事者”这所有的无一例外都是《大学》所说的“明明德”。林清玄生前最后一条微博:“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这也给我启示:我们所要学习的,所要改变的东西就是我们内心真善美的自我。
有些人为了强调“明明德”的必要性,反驳六祖慧能的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果拿到我们教育教学中来,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数“身”本是“菩提树”、“心”不是“明镜”。
六祖慧能的对手神秀拿到现在来说应该是勤快的老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轻拂拭,勿使惹尘埃。
陶行知应该认同神秀的观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么,陶行知先生应该是支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采取“明明德”的行为的。他主张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那学习不止是学习知识而应该是体察自己“尘埃”在哪里,采取合适的方式去“拂拭”。这应该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吧。我们当前所倡导“不忘初心”也是“明明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所以,学会向自己内在深处的真善美学习,学会向自己学习这也是《大学》开篇所言强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