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行为,比如在该好好读一本买来的书的时候,选择窝在椅子上看漫画;在觉得需要去运动的时候,又逛起了淘宝;在准备完成学习或工作的计划时,又刷起了剧。每当这样时刻,我们都会觉得内心十分愧疚、空虚,却并不妨碍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做,应该克制的事情却做一大推。这样行为的可怕之处只能由时间告诉我们:长此以往,我们变成碌碌无为之人,离自己心中想成为的自己越来越远。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假如今天重来一次,我们还会选择这样挥霍我们的时间吗?当然这只是一种幻想,时间永远都不会重来,过去不珍惜时间的行为成了现在的我们永久的遗憾。珍惜时间最关键的做法往往是把握当下。
所以关于珍惜时间,我们就要明白一个误区:即是完美主义。很多人或许感到疑问了:完美主义不好吗?我觉得力求每件事情做到完美的人真的很棒啊!这种想法说明:实际上,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都把完美主义这个名词误解了,认为那些非常优秀的人才会有完美主义。实际上,每个人都会有完美主义。或许看到这里,有人会偷偷得笑了:什么?我竟然有完美主义。想到这的时候,内心还升起一股自豪感。先别急,我这里要说的完美主义,有可能是人们一直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的原因。此外研究证明,完美主义的人更容易拖延。
那么,这里就要提出一个问题了,为什么完美主义对我们来说不那么友好呢?因为有完美主义的人,他们力求事情做到最好,所以当事情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往往会因为恐惧潜在的、可能的或者将要出现的失败而导致裹足不前,在他们看来,他们想象奋斗的过程应该是畅通无阻的,能够一直向前进到达终点,如果中间出现了偏差,那么在他们看来这是预料之外的,是难以承受的。就不妨让我举个例子吧。在我们求学的过程中,我们身边常常有这种人,学习成绩一直以来都非常得好,但是可能在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崩溃大哭,心理压力十分得大。我想你已经明白了,拥有完美主义的人,不允许自己有失败的一面。正如在Tal教授的《哈佛幸福公开课》提到,完美主义的人有一种全有或都没有的思想,即要么一直都优秀,要么一直都失败。他们无法接受自己暂时的失败,一旦失败,他们便会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否定自己,长期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人很容易变得不快乐。而Tal教授说真正追求卓越的人,他们不会因为失败而对自己产生质疑,相反,他们允许自己失败,从失败中学习,不断成长。就像有些以前班上有些心胸开阔,乐于助人的学霸,他们在成绩不合他们的理想时,不发泄负能量,积极调整心理,之后更加积极努力,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取得了努力的成绩。这些学霸让人佩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努力得加以弥补,同样的问题别人可能可能错很多次,他们吸取了教训后,却很少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要意识要么全有要么全没有的完美主义思想,可能正体现在我们身上,并且让我们正碌碌无为着。因为害怕事情出现了困难,而选择不去做。因为自己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干脆继续浪费。可是有完美主义的人却不明白,要成功,必定要经过失败。而完美主义的人往往因为内心恐惧失败,而不去勇敢行动。
既然这样,对于我们身上可能会有的全都有或全没有的完美主义思想,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要转换思维。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像此刻的你正在减肥,你看到一块蛋糕,你非常想吃,此刻如果你是完美主义,你会不允许自己吃,因为吃了这块蛋糕,就意味着你背叛了自己的减肥计划,可是如果你不吃,你就会心心念念这块蛋糕,内心苦苦挣扎,因为你其实十分想吃蛋糕。可是你为什么就没想到你只吃一小块呢?一小块,既能满足你的小小食欲,让你感到心满意足,又减轻自己的烦恼,不过分消耗自己减肥的意志力。而吃下小小的蛋糕产生的卡路里,可以通过自己加一些强度的运动量来消耗。
放弃自己的完美主义,是允许自己为人。而一个人,不可能不经历失败。放弃自己全或有的思想,在面临任务时,不妨选择去做,遇到失败就去解决它,实在解决不了的话,可以选择去查询相关资料或者请教别人。我们一点一滴做,不要因为出现困难,就畏惧了,放弃完美主义思想,允许自己会遭遇失败,明白困难的意义、失败的意义,再继续努力,我们会逐渐成长。在浪费那么多时间后,我们可能会沮丧,但是请允许自己会拖延,我们不能要求自己一直都这么努力,放弃全有或全无的思想,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可以好好努力。我们要专注于自己努力的过程,要懂得嘉奖自己,如果觉得自己做得好了,不妨对自己进行嘉奖。比如我们学习了两个小时,那么不妨给自己十分钟的听歌时间。珍惜时间,并不是意味着一整天都要努力做事情,在给自己压力让自己去竭尽全力奋斗后,适当给自己休整的时间,放弃全有或全无的思想,我们的每天会过得更有效率,更快乐。
放弃完美主义心态,转向追求卓越心态,这是一个持续努力的过程,我们要一直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