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十四章:胡服骑射

今天这一章的题目叫胡服骑射,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成语。胡服骑射的主角是赵国的第六位君主: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君主,他看到了合纵连横各种联盟策略的基础都需要自己国家的强大,只有自己强大才能不受人的摆布,所以他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富国强兵上。赵武灵王首先把矛头指向了中山国。中山国原来是魏国的附属国,当年魏文侯称霸时派他的一个大臣,乐毅的祖先乐羊,攻占了中山国,魏国衰败后中山国又复国独立了,赵武灵王为什么要先攻打中山国呢?因为中山国的位置非常特殊,大家看地图,它在赵国的领土之内,属于国中之国,俗话说:自家榻下岂容他人酣睡。一个完整的国家怎么可以允许领土上有其他政权存在。于是赵武灵王在大臣肥义的帮助下,拿下了中山国。

为了解决北方游牧部落的威胁,赵武灵王在国内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来教化百姓,在国内推行短衣短袖的胡服。这样的服饰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和骑兵作战,但赵国人开始都不愿改穿胡服,赵武灵王就说服皇室贵族带头改变朝服,最后胡服令才施行下去。赵国周围的胡人看到赵国和自己族群的服饰一样,大大增加了文化上的认同感,要么归顺赵国,要么不再与赵国为敌。赵武灵王实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以胡治胡的目的,同时把归顺的胡人编入赵国的军队,练习骑射,组成了一直非常强大的骑兵军团。

赵武灵王在位第27年,他把国君之位传给了他的小儿子赵何,任命肥义为相国,自己则称为“主父”,而他则帅兵前去攻打西北胡人的领地,计划从秦国的北面开始,向南袭击秦国,来避开地势险要的函谷关,所以赵武灵王是当时唯一一个提出从北面进攻秦国的政治家,眼光非常的独到。于是他自己假装成使者,前往秦国,借机考察秦国地形以及当时国君秦昭襄王的为人。当时秦王没有察觉,事后才知道他就是赵武灵王,于是大惊失色。

就在赵武灵王计划他的灭秦大计时,他的大儿子赵章因不满赵武灵王废弃自己而立小儿子赵何当国君,发动了叛乱,结果失败被杀,赵武灵王也被围困在沙丘宫殿内,被活活饿死,当时才45岁,赵武灵王前期励精图治,本可有一番大作为,但因为没有理清家务事,废长立幼,导致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可以说是非常的可惜。就在赵国一片混乱之时,另一个也在逃难,他是谁,又遇到了什么灾难,请看下章:孟尝君脱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