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读完了人格心理学这本书,有些喜好对以前各类影视文学作品里的形象做出自己的分析。而读了阿Q正传这本书后,深觉阿Q这个形象最是突出不过。鲁迅对于阿Q这个人物的塑造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也许每个人从小学时候做每一道跟鲁迅有关的语文练习题的时候都会想起这个人物:精神胜利,欺软怕硬,将敏感与麻木,自大与自贱,蛮横与懦弱近乎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每每我们看到这个千年“国魂”一般的形象,无不扼腕叹息的同时又怅然若失,我们每个人读阿Q正传的同时也许都不会将自己代入这个形象,仅仅是为这个“国家”的缩影感到悲哀,但是,笔者读了人格心理学后再联想到阿Q的品质,也许我们每个人身上跟阿Q相似的一面每天都如影随形的与我们同在,只是我们可能看不到或者不愿意去看到。
在读人格心理学这本书时,对于一个人的人格成长历程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和因素进行论述:童年,认知,生理机能,环境(社会,家庭)。但每每想起阿Q,都不禁想到阿Q会有怎么样的童年生活,只是通篇都没有提到。开篇他就以一个成型的人格,在封闭的环境中得与失找到了一种自我平衡的形象出现在了大家眼帘前。出场时,最直观的冲击莫过于他内心竟然在环境给予的正面和负面的讯息中保持了如此令人哭笑不得的平衡,内心世界如此波澜壮阔的征战。但是往下读来,却越发令人叹息。如此的形象也是鲁迅抛给我们的问题,究竟如此扭曲的自我到底错误在于社会环境还是在于自身。但是此问题并不是人格心理学范畴,不便展开。但是映入我们眼目的这个精瘦弱小,却喜欢在强迫症的牵引下对人对己保持怒目而视的形象,却越发激发出对阿Q经历的深思。阿Q身上对于良心,仁爱,自我力量和突破现有认知体系的勇气的缺乏,也许正是从侧面反映出阿Q这个典型形象背后的经历,也许从小到大,从父母那里领受到讯息无不是脱离了自我的意识,以他人,物质为本的认知。凡事目的无不是从各种途径去建立等级比较,任何地方发现比自己差的了,就想方设法在脑海中强化此印象,尽情享受自己的“优越”,在抓虱子和与小D,另一个“自己”打架的几幕中无不体现的淋漓尽致。而遇到方方面面优于自己的人,就甘心卑贱,同时心里记恨,无时无刻不尽一切可能去寻找“优越”。
也许他从小到大,接触到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打压,算计,等级之间的自我优越,心中任何一点点道德,意志,成就驱动的出现,都会瞬间被机体长久以来的固有认知的习惯所泯灭,每晚破庙中睡前任何一点对现有自我的怀疑都会被庞大的旧思维惯性所同化。但是人生来又是寻找快乐的,现有的认知体系和现有的环境给予他的全都是“低等级”造成的痛苦,所以阿Q只能在自己的低等级中开辟一条“鲜活”的渠道来让自己得到满足,得到快乐。即在自己的想象中胜过对手,而同时道德认知在未生长时就被压碎,自然碰到比自己级别低的人就想尽一切办法去折辱,虽然这个级别只是存在于他自己狭窄的认知当中。
鲁迅在这里道出了对当时中国封闭的儒家文化最悲痛的批判,缺乏打破现有狭窄认知的勇气和警醒,明明已经与周围世界严重脱节,却抱着深深的优越感。阿Q在任何人看来荒唐可笑的认知体系,但是自己却活的很好,但是在跟现实的接触中,导致的结果无不是自己摸不着头脑中就趋向毁灭。他在自己的认知中,认为自己只不过做了一些很平常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所以面对他造成的结果的同时别人对他的疏远,厌恶,最后枪决中,他甚至都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发生了什么。以阿Q预表国人共性的话,鲁迅在把县城里革命的形式预表为世界的变革,整个世界在翻天覆地的改变,周围的国家在改变,而“阿Q”这个国家的本能欲望以牵引着自己要改变(即与吴妈的交往和对革命的向往中)。但是却缺乏睁开眼睛详细审视自我的勇气和愿望,只能最后沉沦在自己陈旧“古香”的认知当中了。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也许在这个问题上充满着矛盾。心理学有一个很出名的现象命名:沉锚效应。我们每个人的向往,愿景,前进都是建立在现有认知上的,但是每个人又都是充满了局限性的存在,现有认知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偏差,所以对现有认知的审视的同时首先要具有否认现有自我,怀疑现有自我,突破现有自我的勇气。这,也许是鲁迅这篇作品的核心要义,也是你我这么多的阿Q生活中需要学习到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