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儿子班级家委会的成员,有一次去参加家委会会议,老师说,班里有一个孩子,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常常都气鼓鼓的。我们问,是谁惹他生气了吗?老师说没有,从进校门就这样。我们当时还开玩笑说,愤怒的小鸟么?
直到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的儿子,好像也时常这样,我开始有点着急了。
再后来,我看到三联生活周刊里面的这篇文章《“高中化”的大学里,晚熟的大学生们》,我才明白,一切都有源头,早在早在很久以前,情绪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辅导员工作天天接触学生,十几年来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我也算是看在眼里,前几天跟一些老辅导员们聊天,我们说起十年前的那场院系之间的斗殴,就是几句口角引发的突发事件,学生们为了一口气,双方聚集起来讨要个说法。事件介入得及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那个爱恨分明的年代,那种爱恨情仇的情绪,想起来还是让人心潮澎湃。
现在的孩子们,没有了火气,当然,眼里的光芒也少了。所以,很久以前,我就写过一篇文章《心中那团火,不能灭》,也写过《没有火气的我们,是因为喝多了王老吉吗?》。现在看来,现在看到的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问题,很早以前,就埋下了伏笔。
清华大学甘阳教授,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说:“现在的小孩从小到大没有生活,他们都不能够上操场玩。虽说是担心他们的安全,但客观上剥夺了一个人的完整性。他们没有被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在培养,而是专业学习户。”
昨天,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高中学生每天睡眠8小时。方案一发布,网络上嘘声一片。家长们吵疯了,纷纷表示这是“不腰疼”的方案。看评论区,每天能11点前上床睡觉的孩子都已经是少数,很多孩子昨晚作业就已经11点半了,洗完澡上床基本上都要12点,虽说双减后,要求学校8点半开始上课,可是却要求7:40前到校早读,交作业。也就是说,孩子最晚6:30就要起床。满打满算6个半小时的夜间睡眠,请问方案如何保证落实?
连休息都得不到保障,精神是不足够的,如何开心?背着沉重的书包,支楞着迷蒙的双眼,又开始上课了。如何开心?
孩子从小学开始,每天就是上课、写作业、上辅导班,他们智商很高,知识面也很广,但是越优秀越不快乐。他们整体脸上就是苦大仇深的样子。跟他们相比,我们的学生时代简直是黄金时代。我可以做我感兴趣的事情,读我想读的书,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我可以去操场疯狂地玩闹,可以在家里安静地摆弄自己的洋娃娃。现在学校的条件更好了,我们却像在培养掌握了很好技能的人工智能。学生们没有生活,没有共同体,没有共鸣。没有这些东西,他们是快乐不起来的。看起来他们老气横秋,貌似成熟。可是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却表现得无比青涩和幼稚。
不够成熟,是我们常常给予他们的定义。
然而,心理成熟是需要去实践和体验的,我们的学生,没时间。没时间实践和体验,他们就来到了一个需要他们成熟的大学,就像我们的妈咪们,高中阶段三令五申禁止谈恋爱,等大学毕业后,又着急给孩子找对象相亲。请问,我们都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成长,成熟又从何而来?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是被父母,学校、老师推着往前走,他们不习惯去规划自己的未来和生活,慢慢地就会失去统筹自己人生的能力,遇到问题也显得手足无措,然而进入社会后,他们又必然要面对各种现实的困境,解决不了,他们必然不开心。
我们的孩子,闲暇是没有的,自我探索是没有的,结交朋友是没有的,我觉得一个青春该有的东西,他们都错过了。错过了这个阶段,然后被快进到了一个‘似真’的成年阶段。但是,成年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与心智,成长中的等待,谦卑与韧性,他们不一定具备,他们不一定能够挑得起来。孩子们就像竹子一样,长得很快,但是非常脆,孤零零的脆弱。
一个完整的人格,也应该有丰富的情绪体验,开心的时候开怀大笑,伤心的时候痛哭流涕,这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体验,可是为什么时代进步到了今天,我们连哭和笑都要忍着?
昨天,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亚文化情绪报告,焦虑、不安、无奈等消极情绪依然弥漫在网络和现实空间,“鼠”生无望、“小挣青年”、“45度”青年等热词上榜,这些热词反映出社会转型期青年的焦虑迷茫,但也展现出大家自我认知和成长的过程。
教育终究要回答的根本问题,还是培养人的问题。没有完整的情绪体验,学校只是批量生产学习机器。一个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是情感充沛、有社会责任感、充满朝气有血有肉的年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