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旅游之风在祖国大地遍布狼烟,有人说丽江失去原有的韵味,桂林也逐渐喧闹,江边的酒吧变灯光闪烁,音乐嘈杂,商业化的利益驱使,改变了不少城市的韵味。而大多的旅游似乎只是留下了到此一游的照片,在朋友圈展览完成使命,而后便似打入冷宫,不在过问。
旅行和旅游不过一字之差,差别却隔了天涯海角。行,行走之意,在古代行和思常常是在一起的。游,闲逛,熟知的到此一游,大抵倾向于路过。旅行,是一个放空或思考的意味。当然这里的思考并不是一直思考的意思,而是在放空时通达明慧的顿悟。
我还算是一个蛮喜欢的旅行的人,独自走过或和朋友相约玩过的旅行之地也有一些。朋友圈也会有些照片展示这一旅程,不过一般都会配一些文字表达当时的感受。有段的甚至隔些日子才会发送,多是当时有些感受但不够清晰,旅行后回忆,然后组成不算诗句的打油诗来表达。当时并不觉得如何,而现在查看照片是却发觉那些文字的意义,那是一段心情的旅程。
想想如果某一天,在回忆这一次旅行时,回忆的只是‘哇,那儿的风景真不错’,‘哦,那儿的人真多啊,啥都没看见’,‘这个是那什么著名的地方’……然后就是一阵沉默,似乎没有很么其它的回忆了。
我认为每次旅行都可以称之为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重要的未必是旅途的过程,旅途可以称之为进化之旅,因为一些事情选择旅行,而旅行中放空自己,未必马上改变,但是有所悟。回忆时,想想那时的自己经历,串成一个故事,可能会泯然一笑吧。这样的回忆才会有岁月咀嚼的余味。
当然,并不是说每一次都要有所领悟,人生也不是处处都是波折,那么放空的时候就彻底放空,旅行不必刻意的去思考人生的哲学,也不必苛责一定要理解生活的含义。就是随性的放空自己,如果有一点感受,那么就记下来吧,每一点积累终会成就日后的自己。
如果只是为了那‘到此一游’的表征,疲惫了身体,也疲惫了心。旅行,本为求身心灵的放松,何必来去匆匆,如果旅行逐渐变得和赶场一样繁忙,岂不是辜负了这美景。
不必为了旅行而旅行,要么放空,要么有所思有所感,愿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成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