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各位看官,欢迎来到卖愁诗词专栏,本期我们不推出新的诗词故事,而是对整个初唐文学进行一次盘点,进行卖愁诗词之初唐诗话!
大唐初年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百废待兴,随着太宗皇帝上台后,首先在政治上开启“贞观之治”,大唐的经济也开始复苏,蒸蒸日上;在军事上,大唐也开始反击突厥,打压草原贵族,一雪曾经在渭河边的“便桥之辱”;当时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也涌入全国各地的学子,在国子监进行学习,以及参加科考,唐初的文化也逐渐繁荣了起来。
在这其中,主要以初唐四杰为代表的的“骈文”以及以陈子昂为代表的“诗歌”,首先他们在文风上去除了六朝以来形成的宫廷诗风格。而宫廷诗主要以艳体诗为主,讲究形式和技巧,追求辞藻的华美,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但内容和题材都比较狭窄,主要代表人物是上官仪,他有一个极其出色和闻名的女儿叫做上官婉儿,各位感兴趣的看官可以去详细了解了解。在唐初至贞观年间,上官仪所代表的的宫廷诗是当时的诗歌主旋律。
在随后以“王杨卢骆”为代表的初唐四杰逐渐走上文坛,整个初唐以及盛唐的文风开始呈现骨健清新,刚劲有力,气势磅礴,已经隐隐有了之后盛唐的豪放之风。前期我们说过颇具代表性的王勃和骆宾王,此处简单介绍下卢照邻和杨炯。初唐四杰之中,以王勃和骆宾王为代表的典型的清高狂傲,文人士子风格,因此二人在仕途上倍受排挤,终了郁郁不得志。从入世做官的角度而言,杨炯比其他几位就通明多了。杨炯少时也跟王勃、骆宾王一样,神童一枚,很早就走红大唐,上元三年,公元676年参加科举,出任秘书省校书郎,即国家图书馆管理员。修书五年之后,时任东宫太子李显设开弘文馆,杨炯进一步上任詹事司直,即东宫文学馆首席大学士,处理东宫各类文书。在此期间,杨炯写出了颇具代表性的骈文《庭菊赋》。
“日子贞矣,于彼重阳;菊之荣矣,于彼华坊。含天地之精气,吸日月之淳光。云布雾合,箕舒翼张。郁兮蔓衍,郁兮芬芳。珉枝金萼,翠叶红芒。其在夕也,言庭燎之皙皙;其向晨也,谓明星之煌煌。尔其万里年华,九州春色。花的兮如锦,草连绵兮似织。当此时也。和其光,同其尘,应春光而早植。及夫秋星下照,金气上腾,风萧萧兮瑟瑟,霜刺刺兮棱棱。当此时也。弱其志,强其骨,独岁寒而晚登。”
------唐.杨炯《庭菊赋》选段
原本按照杨炯的才干,跟随东宫之尊,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可惜本身无错,却横祸飞来。唐永淳三年,公元684年,杨炯伯父杨德干的儿子杨神让却跟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最终兵败被杀,杨炯受到牵连,被贬为四川梓州,担任司法参军。从此开始,他也随着远离了大唐王朝的中心长安,开始四处流离。后来他陆续去各地做过县令,知州等职位,在各地为官期间,杨炯爱民如子,恪守职责,获得当地民众的不少传颂。唐如意元年,公元692年冬,杨炯出任盈川县令,一年之后,杨炯卒于任上。
相比较于其他三杰,卢照邻的整个人生就显得比较悲惨。卢照邻的出身可能是四杰之中最具名声的,“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范阳卢氏是当时幽燕之地的绝对名门望族,卢照邻少时亦是博学多才,十岁时,跟随江南大儒曹宪学习。三年后,学有所成的卢照邻奔赴长安,投靠当时的朝廷重臣来济,从此开始自己的仕途。时任高宗皇叔邓王李元裕爱才,招纳卢照邻为府中书吏,时常自诩卢照邻为司马相如。此后十余年,卢照邻跟随邓王李元裕迁徙于京城及各处任上约十年之久,后来卢照邻出任益州都慰,在那里,他邂逅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郭氏,或许这也是卢照邻三年任满后放弃北归的理由吧。自古多佳人才子,看来谁都难过情关,只是红颜多薄命,虽然卢照邻在蜀中和郭氏卿卿我我过了一段美好的二人时光。但是男子汉大丈夫岂能长期沉迷于花前月下,加上生活所迫,卢照邻在蜀中待了五年后,辞别郭氏北上东都洛阳,在东都,他创作出了初唐文学史上与骆宾王《帝京篇》媲美的《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选段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那句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至今被很多人都喻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可是谁也未料到,正是这首《长安古意》葬送了卢照邻的仕途以及间接的葬送了他的生命。当时的朝中,“李武之争”也走到最后,最终以武则天的上台而告终,权臣武三思做贼心虚的看着字里行间的隐喻,将卢照邻投入了牢狱。幸亏卢照邻身后的范阳卢氏,通过各种手段为卢照邻保了一条命。但是从此,他再也不是个身体健全的人了,狱中大刑之后的卢照邻,左腿残疾,精神也时而清醒,时而癫狂。为了养病,卢照邻隐居终南山,几乎半卧半爬的姿态在山间采药治病,此刻他的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活着。后来他又在太白山采药遇上了药王孙思邈,可惜也无能为力,这世上再也没有人能救他了。终于,在一个黄叶飘落的秋天,在一个缠绵悱恻的雨夜,他怀着飘往蜀中的思绪,艰难的爬向远处的颍水,回首望了一眼这个灯火通明的大唐,然后跳下了颍水,从此那句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一语成谶。
初唐文学家中,除了初唐四杰之外,诗词方面除了天才陈子昂之外,还有晚年偶遇骆宾王的宋之问,以及杜甫的祖先杜审言,只不过他们相比初唐四杰和诗骨陈子昂来说声名微末。而作为创造大唐贞观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戎马半生,尤以边塞诗为佳,可谓是唐文学早期的边塞诗佳作。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唐.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好了,本期初唐诗话就跟各位聊到这里,各位看官我们下期即将进入盛唐文学,我国古典文学中真正的盛唐诗词世界就要开启了,而第一位出场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盛唐第一诗人,青莲剑仙李白,在这里小编跟各位征集:大家想知道怎样的李白?欢迎各位看官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