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被救赎的人,是先放下的人,而非接受原谅者。
突然一个孩子从他们身边飞快地跑了过去,后边有一个警察和一个老妇人紧追不舍。警察嘴里喊着,站住,小偷。
老乞丐跟着跑了很缘,一把抱住了挣扎的黑人孩子。警察和老妇人也气喘吁吁地赶到了,要老乞丐把孩子交给他。那位老妇人说那孩子偷了她的钱包。
警察在一旁气势汹汹地威胁道:赶紧把他叫出来,难道你也想和他一起被抓吗?
心理学家和他的流浪汉小跟班都劝他放开孩子。
老乞丐不慌不忙地说,第一个被救赎的人,是先放下的人,而非接受原谅者。然后,问那位妇人,是否有一个这样大的孙子。
妇人望了孩子一会儿,好像是想到了她的孙子,于是要求放了孩子。孩子再老妇人的注视下,流露出羞愧之色。他战战兢兢地走到妇人面前,把手提包还给了妇人,并向她道歉。
警察却提醒老妇人,这孩子是小偷、流浪汉、强盗,怎么能听这位疯子的话,说放就放了。
老妇人没有理会他,默默地从钱包里抽出一张票子,递给了孩子并真诚地祝他好运。
与警察相比,老妇人是幸福的,因为她就在那个当下,灵魂得到了救赎。救赎她的不是别人而是她自己的放下。
试想,她在被孩子抢了包,追赶的过程中,心里肯定是生气、恼怒的,肯定对抢劫她的孩子充满了憎恨和诅咒。那时,她的心里被负面情绪包裹着,没有快乐和安详。
她望着跑的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孩子,心瞬间变得柔软了。或许她想到了自己孙子,和孩子一样的年纪却在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或许想到如果自己的孙子陷入如此的困境将会如何;或许她明白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偷盗和抢劫……于是,她放下自己的偏见,慈悲心像风吹散了乌云,暖阳悬挂晴空。
你是否还在为别人的一句话耿耿于怀,你是否还在为没有得到的辗转反侧,你是否还在为失去的念念不忘,你是否还在为将来的惴惴不安……
放下你的执著,清空你的妄念,专注于当下的事,安住当下心的清明,灵魂即可得到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