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对于木心,只是听到过流传的一些诗歌,《从前慢》、《云雀叫了一整天》……,对他的全部理解是一个会写诗的有趣的老头。这本《木心谈木心》算是照了个面,初相识了。这篇被看作是《文学回忆录》补遗,而我,在此之前是没看过《文学回忆录》的,有点没读过《诗经》,直接读《诗经赏析》的意思,都不知道赏的是什么。
既然是初相识,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百科了老先生的来头,果然造诣很深。
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木心在大陆有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所以82年定居美国,开始自由创作。真正把木心引入大陆民众视野的是他的弟子陈丹青,据传他们俩的相识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
真正将木心先生带到大陆读者面前的,是陈丹青。1982年,陈丹青在纽约求学,在地铁上因为朋友介绍而认识木心,当时只知道他是搞工艺美术的。过了小半年,陈丹青在报上读到木心的文字,非常惊讶,“推翻了我以前对当代文学的看法。以前我从来不看中国当代文学,看了木心之后我觉得我可以看当代文学了。”陈丹青立刻打电话给木心,随后见面。两个人一直聊到第二天凌晨。
这个亦弟子亦朋友的陈丹青,想想也真够意思,一直不遗余力的为师尊奔走。
木心先生在阅读什么呢?阅读我们的“阅读经验。”——陈丹青《我的师尊木心先生》
2006年,木心作品终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本,第一本是《哥伦比亚的倒影》,并配有《关于木心》小册子一本—因为国内的读者实在是太不了解他了。
老先生当时在国外及台湾都已名声大作,拥有众多粉丝呢,初入大陆,考虑国内读者不了解他,所以专门配了本小册子《关于木心》,老先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及艺术的创作,其写作生涯有六十年,早期大部散失,幸好台湾为他出版多达十余种文集。06年回到乌镇安顿下来,11年去世,逝世三年后,陈丹青才出了这本《木心谈木心》。
这本书内容很厚重,没有一定的底蕴读不出个所以然来,更准确一点说,适合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