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梁艳分享229天。网络中级五期。2018.01.03
对青少年的咨询一般让咨询师感到气馁,因为作为来访者的青少年对什么问话基本上都是不加思考的回答“不知道”,如果是初做咨询的新手咨询师可能会有无力感、挫败感,如果连续接触几个非自愿的青少年来访者,承受力稍弱的估计会崩溃,甚至会产生放弃这个职业的念头。《焦点解决短程治疗100个关键点和技巧》,给出一下应对方法,我觉得在以后的咨询中可以试试。一是“我不知道”这样的回答源于他并不烦恼。有时候还类似一个拖延的回答。也许他茫然于不知如何回答咨询师的问题,所以此种情况下,咨询师可以改变问话方式——将开放式问题转向封闭性问题或通过询问第三方即重要关系他人的问题,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是通过量尺问句的量尺变化,打开青少年自我封闭的思想或激发他对积极事项的回忆和思考,打破“我不知道”的抵触和阻抗。三是运用应对问句。书上说应对问句更好用。因为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不得不忍耐来自成人世界的压力,也有来自同伴的压力,或是他们自己的情绪和正在变化的身体。我的理解是也许他们(青少年)的过激行为,也有内心的挣扎和不为人知的苦衷,只是成人按照成人曾经的经历和经验,在时空、情境、社会氛围都已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打着“爱”的旗号,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接受父辈们认为的“对”的。当一人人的情绪被控制到极限时,不是外显爆发——叛逆,就是内在的不协调,自我毁灭——精神疾病显现。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