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我给家里挑选窗帘,本着货比三家的心态,准备先随便看看了解一下行情。
进入第一家,是个夫妻店,店主儿子初中的样子,正在写作业。当时正值盛夏,热得要命,口干的我轻轻咳了一下。
就这么轻咳的一下,店主注意到,马上给了儿子五块钱,让他买瓶水给我送过来。本着不想麻烦别人的想法,我拒绝了店主。但遭到我的拒绝后,店家还是坚持让儿子买水回来给我。
之后一边喝水,一边看着样品,交易谈得十分顺畅,最后几乎没有跟店家怎么砍价,第一家店就成交并且刷卡付了定金。
当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复盘这一天的行为,我越想越不对劲,这次决策有一丢丢失误了——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啊!
因为一瓶免费的水,我可能额外付出几百甚至几千块钱的代价。
爱默生曾说过:「我们付每一笔债,就像上帝开的账单一样」。整个人类社会都有一条公允的价值观,那就是:人们如果自己受到了恩惠,会认为自己理应做出回报。
从人类的进化本能来说,一个人能够将某种东西(如食物、关怀、援助、褒奖)给予他人是因为他相信他并没失去这个东西,给予的东西也必将以其他形式返回。
如此一来,那些必须向他人提供资源才能开始的交易变得更容易,也提高了交易的效率,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付出,索取;再付出,再索取;继续付出,继续索取……
店铺老板给我买了水,哪怕我最终没有成交都没有关系。因为免费赠予小商品这件事本身提高了交易成功的概率,哪怕多花了100瓶水的钱,只多成功了一单,就能够迅速收回成本。
算清别人没算清的帐, 就能赚到别人没赚到的钱,一切都在暗地里标好了价格。
除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在超市中免费品尝的酸奶、零食。这种赠予的东西哪怕无法量化价格,也能够更好地打动客户成交:卖衣服的夸赞你衣服穿得好看身材好,理发师夸赞你精气神好,蹲着给你换鞋整理裤脚……
大趋势上来看,这种技巧目前整个社会都在学习、进化!有没有发现,只要年龄不算太大的,大家现在有个什么事情都是叫「帅哥、美女」,这种称谓跟人真的好不好看其实没有太大关联,但是大家都在慢慢习惯这种称呼。
不过要知道「帅哥、美女」可不是白叫的哦,一般这个时候,都是有事情要麻烦你了!而这种称呼,往往会让你很轻易地就答应一个你没有负债感时一定会拒绝的请求。
在互联网行业,这个技巧也已经深入的应用在电商领域。
购物之前,先让你抽奖,可以抽两次一分钱的小商品,这些小商品本来也不贵,1分钱卖虽然亏本,但是你也别想直接用2分钱买到,因为你直接购买的话会有20块钱的运费。
最后你挑啊选啊,因为2分钱的「便宜」,为了免运费凑了100块钱的下单。
对平台来说,这很好,GMV(成交总额)又多了100块钱。这些大的电商平台,DAU(日活跃用户)都在大几千万甚至上亿,哪怕转化率只有0.1%,每天也能增加几百万的GMV,一个小小的改动,一年就是十几亿营收的增量。
为什么小礼品是1分钱而不是直接免费送呢?
我们国家的许多商家,把免费试用这个本来很有效的方法恶意使用,以至于用到了庸俗的程度。消费者对产生「耐药性」了,对免费的东西也有防范心理和抵触心理。
所以这种方法只有用的更隐蔽,让用户自己认为自己真的捡到了便宜,才会掏出真金白银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