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将至,好奇的我特地查阅了各种资料,特地了解一下祖国南北方过年的习俗差异。
从小到大,我们大多都在自己的家乡长大,过着独具地方特色的春节。年年岁岁花相似,正如年年的习俗一般大同小异。然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如此重要的节日,不同地方的习俗怎会没有差别呢?
先来说说相似:同为中国人,大家过春节的时间自然无可争议的相差无几。相传春节起源于4000多年前舜继承天子之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之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北方)或二十四(部分南方)开始,直至正月十五或正月十九结束。在春节来临之际,中国人都会在自己的家中进行大扫除,俗称除尘,从而以崭新洁净的面貌迎接新年。另外,家家户户都会置办年货,购买富余的食品和生活用品……春节是所有中国人认同的阖家团圆,集体欢庆的日子,它早已从简单的节气或物质层面上升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提醒大家不忘过去,憧憬未来。
而不同方面主要是食宿和习俗。就除夕夜而言,南北方的食俗真乃千差万别。北方人以吃饺子为主,种类有水饺、蒸饺等,在出席子时食用,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为讨吉利,有的人家在饺子中放些糖块,意味来年生活甜美;有的在饺子里放一枚“制钱”,吃到有制钱的饺子,意味着财运亨通;在南方,人们以年糕、元宵、松糕、粽子以及鱼、肉、菜为美味。除夕多吃年糕和元宵。元宵也叫“团子”、“圆子”即汤圆,取“全家团圆”之意。年糕多用糯米做成,取生产和生活“年年高”之意说完了主食,再来关注一下零食:北方人通常会在过春节时在家中放置瓜子、核桃、花生各类坚果和糖果,亲朋好友来串门时便拿出来热情款待。即使聊天到口干舌燥,谁也不会拒绝再磕一把令人唇齿留香的瓜子。而南方人民更喜欢以糕点为零食。杏仁饼、麻花合川桃片、云片糕、蛋卷、绿豆糕 、龙须酥 ……各类糯米类的糕点满满摆了一桌子,光是念名字就让人垂涎欲滴了~
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南北方人民在过春节的时候所进行的活动也不尽相同。除夕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北方人喜欢坐在一起看春晚,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大人小孩一起熬夜,直到子时鞭炮齐鸣才肯睡去——这称之为守岁;在南方则有除夕夜围炉的习俗,一家人吃过丰盛的年夜饭便围炉而坐,一起畅谈一年来的酸甜苦辣和未来的美好计划。
北方人大年初一一大早就忙着给长辈嗑头拜年,但南方人(一部分)大年初一只是上山给已故的老人拜年(上新年坟),从初二才开始走亲。从气氛上看,北方的年似乎更热烈欢腾一些,而南方则仍然蕴含着一丝不紧不慢。娱乐方面,北方人喜爱逛庙会,走街串巷四处猎奇,庙会上吃喝玩乐应有尽有。相比之下,南方人钟情于舞龙灯,踩高跷等有意思的户外活动,召集群众活跃气氛,播撒浓浓的年味……
这些习俗不是只言片语能够了解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学习。可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手机和电脑,许多富有意义的风俗习惯正在离我们远去,那有关新年的古老记忆正在消逝,而这些都是身为中国人应该铭记和传承的文化遗产。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了,当你沉迷网络而忽略了过年应有的热情礼貌时,家中老人脸上那一丝转瞬即逝的无奈和叹息……无论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在此新春佳节,请你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走到家人的身边去,同他们度过一个美好而幸福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