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我2019年读过的最棒的小说了,从情节上来上说,这本书就是肖申克的救赎加上布拉格大饭店,然后中间透露出来的种种主人公的睿智和豁达,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通过电影镜头般的文字,将故事的层层展开。主人公亚历山大.罗斯托夫伯爵作为旧时代的遗老被布尔什维克法庭判作在莫斯科大酒店里面终身监禁,不能踏出酒店半步,不然他就会掉脑袋。罗斯托夫并没有在法庭上为自己激烈的辩护,他带着一种从容不迫,说着自己想说的话,然后被遣送回酒店,从自己的高级套房里面被赶到一间窄仄的斗室里面,他始终带着平和的心境。这是从小的教育使然,我深深的感受到作者对贵族阶层的深深敬意,把他们描写的如此卓尔不群,反衬他们的当时的当权者是如此粗鄙不堪。当然支撑着伯爵的,还有他的暗藏在桌子腿里面的那堆金币。
从小说的第三十页开始,主人公就是开始了在大酒店里面的传奇的三十年,那年他应该三十岁出头。伯爵住进斗室的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贯穿小说始终的至理名言。人如果不能控制局面,就会被局面控制。我们可以发现这句话可以概括小说里面所有的情节,他从斗室的隔壁发现了一间空房间,他在理发店和人发生的冲突,他成为酒店的领班,作为三巨头之一,直到最后他为女儿安排的潜逃美国的计划和自己逃出大饭店回到自己的故乡。他对待所有事情,看似漫不经心,但是始终把自己的命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作出决定。
这个命运固然引人深思,但是我还从书里面感受到另一个社会至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钱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会改变的,人对物质的追求固然花式会有变化,但是这个意识是不会改变的。就在布尔舍维克党人稳固的掌握政权开始,在莫斯科大酒店里面举行各种宴会就鲜明的宣扬了人类亘古不变的心理,权利是通过各种仪式来证明的。
来说说小说最精彩的结尾吧,罗斯托夫明白女儿的才华需要在更大的舞台上才能发挥,他安排了女儿的潜逃到美国的计划,利用她女儿到巴黎演出的机会,逃到美国大使馆。伯爵和美国的大使之前在大酒店里面认识,伯爵给大使讲过自己的生平,两者因为同一阶级出身惺惺相惜。但是这种友谊是不牢固的。所以伯爵还给大使送上了一份厚礼,就是关于下一代苏联领导接班人的重要情报。在这个之前大使曾经邀请伯爵作为美国的情报暗线,但是伯爵拒绝了。在最后,伯爵为了自己的女儿和自己,还是送上了这份厚礼。
潜逃不是一帆风顺的,伯爵被小说里面的“反派”-“教主”发现了,他本来留下了几封告别信给自己的朋友们,没想到被教主发现。教主要告发他,但是伯爵抢先一步劫持了教主,他用藏在壁橱里面的手枪,把教主劫持到了地下室。然后自己从容装扮掏出了大酒店。
我真心以为伯爵会到美国和他女儿团聚,但是事实上,他使了一招声东击西。他拜托了其女儿的钢琴老师伪装他,留下他跑路到芬兰的线索。其他自己一路跑回了故乡,在故乡的小酒馆里面,他的心上人在等他。
在故事的最后,伯爵的对他女儿说,希望她一辈子都要记住一句话,人聪明与否就是看他是否一直快乐,聪明人是不会被困难吓倒,让自己郁郁寡欢的。这句话对我自己太受用了。人生总有风浪,不要让自己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