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脸盲,而且保守估计至少是一个中度脸盲。哪怕是很熟的人换一个发型,或在雨天用雨衣遮住了头发,我都会在路上和他们擦肩而过,从来没有见一次就记住对方的时候。
所以我至今想不明白我的咨询师为什么是一个例外?他和我非亲非故,他的衣着长相又那么普通,为什么我第一次就记住了他?
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那天的情景。那是一个团体活动,我和举办活动的老师认识,当时看到一个陌生的男人正在帮忙,就随口问了一句:那个人是谁呀?她非常吃惊,像看一个外星生物一样看着我说:你连王老师都不认识?我也有些奇怪了:他很有名吗?然后可能她好心地想让我和王老师认识,就把我的座位和他安排在一起。
我觉得他真的很普通,是那种放在人堆里就会瞬间淹没的普通,整体上给人一种75度灰的感觉。但是我现在知道了,这种灰正是一个成熟的心理咨询师的样子。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才是主体,咨询师是一个背景,他似乎不存在,又似乎无处不在。如果你遇到一个又帅又酷,引领时尚的“咨询师”,建议你远离,因为那很可能是一个病得不轻的家伙。
我讪讪地笑着对他说我是个新人,孤陋寡闻,所以不认识他。他宽和地笑着表示无所谓。那时我正想找一个咨询师,就试探着问他,如果一个人没有症状,可以做咨询吗?他说可以,于是我留了他的联系方式。那时我在陌生人面前容易感到紧张,然而在他面前却没有。感觉他就像空气一样,毫无锋芒。
然后我参与了活动,在那么多人面前说话,我表现得泰然自若。所有的人都只能看到我落落大方的样子,我有很强的伪装能力,同事很多次问我,你怎么就不紧张呢?
回到座位我问他,你觉得我紧张吗?我以为他会和别人一样惊讶地说:没有呀,你表现得很好。可是他说:有点儿紧。你怎么看出来的?我控制得很好啊。他说,感觉到了。
我绝不是一个可以轻易信任陌生人的人,我对他几乎没有感觉,没有传说中的“一见钟情”,所以也没有和他联系咨询的事。
一年后兜兜转转,我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咨询师。我觉得他们都是在“使用技术”,这是我非常难以接受的。我是个文科生,最讨厌的就是冰冷的“技术流”。我尝试着让他们给我做个案,每次的感觉都不好,像一只砧板上被解剖的猪。期间我也参加过他的成长小组,一般不主动坦露什么,就是感觉他和我第一次见他时一样,还是不引人注意的灰。
直到那一天在本地咨询师年会上我看到他光芒大炽,犹如利剑出鞘的样子。
那天举办方准备了一个虚拟个案,让不同流派的咨询师展示技术,他当然被提名以展示者的身份上台。我后来才知道,那天上台之前,他和举办方产生了分歧,所以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展示技术。
仍然是普通的着装,他读了一遍案例,几乎在瞬间找出几个切入点,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接着他说案主不在现场,一切都只是想象。于是他平和而不失风度地当众拒绝展示,把这一段时间变成了普及精神分析知识的课堂。
那一天他虽然平和如初,举止之间却熠熠生辉。原来他不是没有锋芒,只是知识和阅历使他敛尽了锋芒;他也不是没有意气风发的样子,只是他心甘情愿变成一叶不起眼的小舟,一苇慈航,普渡众生。
震惊之余,我不再犹豫,走进了他的咨询室。一间极普通的小屋,小圆桌上一杯白开水,还有一个普通之极的开头。
说一说你为什么要来咨询?
我觉得只有你是用“心”在做咨询。
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我只是觉得我的心受了伤,伤痕累累。
你放心,不会让你失望的,你可以再考虑考虑,要不要做。
不用考虑了。我说。
潸然泪下,倦鸟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