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过的好快,有时都会从熟睡中惊醒,想想还有什么没有完成的事情,需要当下即刻就完成的。
看过一些名师的视频,课堂实录,当然各有特色,都很精彩,但我觉得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在强调读书要一边读一边思考。读出书中的味道,读出作者的感情,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
如果感受是学生自己读书读出来的再少再浅显都是自己的。比我们讲出来告诉他让他再抄到书上,这种方式要更深刻。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饱含深情的课文。生字少,读正确读流利很容易,但要读出感情却不容易。但尽管这样,我们仍然要试着去读,反复的读,努力去感受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所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和感情。
文字叙述中告诉我们的我们都知道。我们要做的是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比如母亲的重担。有的学生马上就回答,就是一根长长的扁担两边用竹篓里放着很重的东西放在肩上挑,这就是重担。我在重担的前面加了两个字,生活。有的学生马上就明白母亲要养儿育女挣钱养家,还有很多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要去面对。是啊我们能看到的,大家都明白,重要的是我们要读出文字中没有告诉我们的信息。
题目为什么是第一次抱母亲呢?我的话音刚落,有个学生就说因为小时候他都是用手拉着妈妈没有抱过,很显然这样的原因一定是没有经过思考的。我说这篇课文是作者小时候写的,还是成年之后写的呢?这很容易想出一定是作者成年之后写的。有的学生恍然大悟,那是不是作者成年之后有了要回报母亲的心思?所以才命这个题目呢?
就这样读一读,写一写,然后说一说。简单的文字不简单。
当我们合上一本书,还能想起其中的哪篇课文呢?当我们想到某篇课文的题目,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声音又是什么呢?这就是学习之后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