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27.4万所,比2013年增加7.6万所;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1%,比2013年提高了23.6个百分点。在教育部日前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我国学前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国通过优供给、强保障、促发展、提质量,构建起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当前,"入园难" "入园贵" 一度成为困扰许多家长的难题。
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人口高峰时期刚性入园需求,各地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用10年时间补上历史欠账,极大缓解了‘入园难’问题,实现了学前教育基本普及。”
针对“入园贵”难题,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各地切实落实政府责任,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经过多方努力,2023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其中包括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达23.6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86.2%。其中公办园12.5万所,比2013年增长了91.9%。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0.8%,比2016年提高23.5个百分点,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在收费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就读。
而今年,学前教育将坚持教研活动系统化、逻辑化、结构化,着眼于促进幼儿的身心成长与生命幸福,从研学、研教、研评、研究四个方面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同时,健全学前教育教研评价制度,把提升孩子的认知、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正确引导家长教育观念等内容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积极探索新时代学前教育的新理论、新方法,努力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学前教育品牌,让每个幼儿享受到优质、幸福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