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孩子们讲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这一课我已经讲过好几遍了,本来还准备按原来的思路来学习。
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突然注意到了这样的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啦,来满怀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敢”字走进了我的思考。我就决定文章的重点部分就从这个“敢”字展开来学习。
第一课时,读文识字,重点学习了“乖”“兜”的结构、部首后,孩子们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课文的层次。
第二课时,阅读第一部分,你获得了那些信息?
孩子说,知道了故事发生在大年夜。
为什么安徒生爷爷把这个故事的背景放在大年夜呢?可以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北京的春节》来点联想一下。
孩子们经过短暂思考,纷纷发言:大年夜本来是应该穿着漂亮的衣服,贴年画,放鞭炮,和家人团团圆圆地吃美味的年夜饭。那个人丹麦的习俗和我们国家不太一样,看他们的圣诞夜应该也是热热闹闹、快快乐乐的,但小女孩却在这样的时刻,在又黑又冷还下着雪的街头卖着火柴。所以,安徒生爷爷这安排,就更让读者感觉小女孩儿的命运真的是太悲惨了。
我顺势利导,你们能找出小女孩命运悲惨的证据吗?由于孩子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阅读,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难题。
夜已经很深了,各家各户都在和孩子们一起欢快的过着圣诞夜,这时的小女孩怎么样了呢?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在孩子们说出小女孩的境遇后,我出示了这个句子“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问孩子们对这句话的理解。
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小女孩能利用的条件就只有火柴了,火柴的火焰虽然很小,但是对已经冻僵了的小女孩来说,也还是有作用的,但她却不敢这样做。
为什么不敢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在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 她把火柴用掉,她爸爸会打他的;她还很善良,所以不忍心用掉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chī)!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她明明不敢,怎么又抽出了一根呢?
孩子们最初只是在她冷得受不了上纠结,思维没有打开。我就提示:可以想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而一根火柴可以燃烧多长时间?从小女孩擦着第一根火柴,到她被冻死可能会有多长时间?
根据经验,经过猜测讨论,孩子们得出一根火柴大约可以燃烧5-10秒时间,五次擦着火柴,时间大约在1分钟之内,也就是说,小女孩从擦着第一根火柴到被冻死只有短短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也许是这短短的一分钟的残酷,让孩子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从而也明白了,小女孩面临的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寒冷、饥饿,而是死神已经来临了。所以活下去的渴望战胜了内疚和恐惧,她终于抽出火柴擦燃了!
交流到这里,我感觉孩子的精神上升了一一个层次,这不仅仅是对课文的学习了,而是对“活着”的思考。虽然这篇文章的主题不在此,但我还是愿意这样去解读这篇文章。
我觉得这还不够,就又加了一把柴:那么我们联系一下我们现实的社会,经常有报道说有孩子因种种原因放弃“活着”,他们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比,你们有什么思考?
孩子们经过短暂的思考,纷纷表示:那些轻生的孩子心灵太脆弱,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冷酷黑暗的环境下,对生还深深地渴望,我们现在生活这么幸福,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放弃生命。(愿这个思考能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痕迹。)
那接下来的四次擦燃火柴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引导孩子从第一次的幻象思考开去,火炉象征着温暖、美好的生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小女孩接下来就不假思索地一次又一次擦燃了火柴。
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学习,孩子们虽然理解了,小女孩只有生活在幻象中才幸福,只有死了,才会没有没有寒冷、饥饿、痛苦。但孩子们还是表示,再痛苦也要活下去,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我就加料说:“丹麦当时的社会不可能有希望。”
孩子们说:社会是在变化的,总有变好的哪一天。
“不要忘了,小女孩不是自己要死的,是被冻死的!”
唉!孩子们叹息着,但接着又表示,除非是自己做不了主,否则自己绝对不放弃生命。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教学跑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