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孩子班主任在群里发消息,大致内容是要家长了解一下秋季流行病,并学着怎样预防,明确指出学习对象:学生家长。小初高三个阶段,就是三个不同的学习链接。
这种消息好眼熟啊,孩子初中时,也是打着了解流行病的旗号,让家长学习,可最后变成了卖课现场,讲师稍微讲了下流行病的种类,及发病情况,很快话题一转,就聊到了孩子的学习。
主要讲孩子学习不自律,爱玩手机,拖延……桩桩件件都卡在家长的命门上,讲师时不时再释放一些焦虑情绪。家长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有些家长忍不住问,“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到孩子吗?”
正中下怀,这时,本次讲课的真面目终于扯下了“遮羞布”,卖课模式正式开启。因为前面的铺垫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下单的家长热情高涨。我记得那次,我一好友拉都拉不住,我说买了没用,她呢,生怕错过了优惠,赶紧下单。
后来我问她,课件看了吗,孩子学习效果怎么样?她淡淡地说,孩子压根就不想看,也没有时间学,可惜了几百块钱。
今天看到这则消息,我第一反应就是:该不会又要上演相同的套路吧。我内心很排斥这种东西,可那则消息有我无法抗拒的条例:班主任及时了解家长的学习情况,并要求家长截图并发给班主任保存,班主任截图保存以备检查。
这是要求家长不得不做的事,还要截图保存以备检查,真是好笑,这是卖课方给了学校多大的好处,还是给学校施加了多大的压力,让学校在这件事上以这么严肃的态度来要求家长?还让本来教学任务繁重的班主任,来保存这些无意义的图片,把这些时间精力放在学生身上,不是更有意义吗?
鉴于孩子在老师手上,老师又不得不听从学校安排,我只好乖乖听课。果然,仍然是熟悉的配方,相同的套路。先讲高考形势,再讲各阶段录取分数,接着开始释放焦虑,互动环节讲师要家长打出希望孩子达到的分数。
好些家长不知道是没睡醒,还是喝高了,满屏的580,630,600以上……自己的孩子啥样,心里没点数吗?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有些家长我认识, 有些学校的真实水平我也了解。虽然是家长希望达到的分数,但也不要太离谱,希望达到的分数,在我理解来看,就是加加油能够到的,而不是使劲跳都达不到的。偶尔两三个家长打出的“500”,显得有点不思进取。
这时,我非常不合时宜地打出一句话,“接下来该卖课了吧。”很快,我就被禁言了,下一秒,我的消息就被管理员撤回了。哈哈,如果可以,管理员甚至还想把我移出听课区……我果断退出了,我不想浪费时间。
我想着今天的文章还没写,也正愁不知道写什么,这不,现成的话题就送上门了。最开始讲高考形势的时候,有家长说,这样的课让孩子听不是更有意义吗?管理员的回复是:家长听了,可以引导孩子。我要笑哭了,你为什么不说最终得家长掏钱呀。
就在刚刚我又忍不住好奇,想看看套路进行到哪一步了,点进去一看,满屏的“想、想、想、想、想……”镰刀已经举起,割韭菜模式已开启。这次,我没有私聊任何家长,想买就买吧,不上几回当记不住。
这时,班主任说话了,“这个不一定要买,这些相关专业知识以后学校会给学生讲。”可不少家长回复,“已经买了。”
买吧买吧,可买了哪里有时间学,一周仅休息半天,难道这半天的休息时间也要剥削掉吗?月假看似有三天,其实真正算时间只有两天,两天还要写作业,很多孩子是非常排斥在很短的假期内,家长还要额外增加学习内容,在这方面,我花了很多钱,得到了一个惨痛的教训。
初中那次听这样的讲座,以及这次,主办方都是有@道,不得不说,他们还是很有实力的。我在初一初二的时候,给孩子报了几期的语数英,是正式的课程,每周五、六、日上直播课,还要交作业,老师会点评。就是这样用心地安排,我家孩子都收效甚微,因边上课边打游戏,我差点把电脑砸了。
我想表达的是啥呢,成绩很好又自律的孩子,怎么补都合适。不自律没有动力的孩子,搞好亲子关系更重要。也许我的话有失偏颇,这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