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我是一名辩手,合格但是不优秀,这是我对自己大学以来辩论生活的定义。

近一年来,一直觉得自己可能更适合学哲学,而不是文学。毕竟从高中到大一、再走到大二,我自己有非常强烈的感受,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说是翻天覆地也并不为过。时不时地,安静下来了,即便浑浑噩噩忙碌得找不到方向时,也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想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看一看自己的理想。对很多事情,我发现自己总有越过文学,更靠近哲学的思考。当我跟朋友们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这个近似于故事的现象时,得到的答案不外乎是“文史哲不分家呀,我发现你的话里不仅充满了哲学的味道,历史味儿也很足呢”。

这个变化跟我定义的辩手身份有何关系呢?关系当然是有的。前段时间刚刚代表学校去参加了福建省的辩论赛,不管我自己觉得这是如何地不可思议,但它确实发生了,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放生了。一个普通话水平只有二乙,甚至都没达到专业水平要求的人如何去辩论场上厮杀呢?还是代表学校,一个不小心,舌头打结,变音鼻音傻傻分不清,平舌音翘舌音一旦混乱,不是给咱们学校抹灰吗?这是我对自己最大的不自信的原因之一,虽然我知道,仅仅一场普通话测试的结果不能很绝对地说明某些东西,也判不了一个人的死刑;辩论赛也并不是仅仅凭借标准的语音取胜,它是因素之一但是起不了决定作用。

但是人啊,有时就是很奇怪。知道一堆看似很像大道理的东西,把别人的事儿看得透透彻彻,像个哲学家一点一滴地分析,总觉得自己已达到大悟的境界,但是自己一旦经历,哪怕是同一件事,同一个换汤不换药的所谓的道理,就过不去了,就看不清了,即使是懂了,也还是无法说服自己。

和身边大多数人一样,我是一个怕麻烦的人,而且似乎是年级越高,恐惧更甚,所以很多事情,可能大一时跃跃欲试,现在就避之不及了。而辩论这件事,它也不例外。毋庸置疑,我喜欢,但也说不上非常热爱。选择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幸运的是鱼有鱼的风景,熊掌有熊掌的色彩。辩论于我,确是鱼,亦或是熊掌。

大一开始接触辩论,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从班级选拔赛开始,到院级比赛,再到代表学院,参加校级比赛,一路跌跌撞撞,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算不上优秀,所以我从来不敢想,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在这条路越行越远,走到省赛。

省赛训练期间,教练说我们都比他当时有天赋多了。有天赋,真的是很鼓舞人的三个字,真假暂且不看,它让我一扫之前的阴霾,我心动了,我真真切切的知道。我一直都明白,自己身边从来不缺少优秀的人,无论是校赛选拔还是省赛选拔的时候。但机会这种东西就是很奇妙,我不是最优秀,但是有人会告诉你,你最适合。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一直很喜欢蔡康永的这段话,心酸时,会热泪盈眶;顺境时,会越变越强。时常会看看自己的人生,用心规划,总觉,只要心有所向,定会素履以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素履之往》是木心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先生在本书自序的第一句就说:“总觉得诗意和哲理之类,是零碎的、断续的、明灭的。...
    墨香青羽阅读 41,108评论 0 9
  • 2017年,生命中很重要的一年。 上半年的紧张与未知,下半年的陌生与适应。两种生活状态,两个我。也许每个...
    顾盼pan阅读 3,767评论 0 1
  • ❤️ 520,我坐在飞驰的高铁上。 我回来了,依旧杳然一人。 旅途接近终点,并没有什么“元气满满、正能不输”的自觉...
    鱼丸小飞侠阅读 6,049评论 6 9
  • 第一章 “舰长,我们已经抵达艾萨。”右手边下方的技术联络员提醒我。透过前面透明的壁垒,我看见了一颗蔚蓝无比,生机盎...
    时间的维度阅读 2,707评论 0 0
  • 感情这种东西,不是你情我愿,不是因感动而喜欢,不是有钱就拥有,不是时间久就能在一起....很多人在感情上面的失败,...
    饭泥_阅读 5,04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