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媒介和热媒介
在上一部分的文字中,我们探究了麦克卢汉对于媒介起源的一种思考,这一部分则是对于媒介按照属性的划分。按照麦克卢汉的定义,热媒介是指拥有高清晰度、低参与度的特征的媒介,而冷媒介则是以低清晰度、高参与度为特征的媒介。这里的冷、热是一种主观地比喻,算是某种隐喻的说法。那么隐喻对应的两种概念就是我们理解的关键。
首先,“清晰度”可以指屏幕效果的清晰程度,但这一解读只是意义中的一种,与“清晰度”这一整体概念是被包含关系。这里的清晰度其实指的是媒介提供信息的连续性和充分性。信息越连续,意义越充分,媒介就具有越高的清晰度。那么,媒介是如何影响传递信息的连续性和充分性的呢?这里就要说到上一部分所提到的“感官比例”的概念。前文提到过,媒介之延伸是通过改变感官比例对于感知的定向汇聚,那么越高的清晰度对于特定器官的延伸就越彻底,感官比率相差越大。比如麦克卢汉认为,相对于电影,电视是冷媒介;相对于绘画,漫画是冷媒介。电影相对于电视,从观看环境上来说,处于黑暗封闭的电影院。通过对其余器官的抑制延伸视觉器官的感知;而从信息的接收过程中说,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相比于电影院之外也是受到阻碍的,这就使得人很大程度上放弃对规则的解释权,更为完全地接收电影传递的信息,在电影建立的基础之上进行思考。在这种情况下,符号文本中的噪音会得到消解,同一场电影中的受者接收的信息有较高的统一性。而对于电视这种媒介,其观看过程中并没有特定感官的比率放大,因而符号文本携带意义就并无放大化之效果,再加上解释过程中的思考和讨论也会进一步造成对于符号所指的偏离。
而“参与度”听起来好像是说人对于媒介的使用频率或时长,但其实不然。我认为“参与度”指的其实是“媒介所携带信息符号化的可能性”。一物(entity)符号化的前提之一便是意义的不在场。意义一旦完全在场,便没有了符号化的必要。这里可以用山路上转弯处的凸面镜来作类比辅助理解:山路弯道前的凸面镜可以让司机提前看到视角之外的转弯,从而提前反应避免事故的发生。那么“前路有弯道危险”这一意义本不存在于司机的认知,这一意义对于司机本不在场,这才需要一面凸面镜来告诉他。如果弯道本就存在于司机的感知,这面镜子就没有存在的必然性了。这样理解的话,“低参与度”便是因为信息符号化程度低,受者只需要按照媒介规定的方式去解释信息,就可以得到指向所指的信息;而“高参与度”的媒介如漫画,由于意义的不在场(有点类似于罗兰巴特提出的“作者已死”的理念),每一位接收者会按照不同目的的意义片面化来符号化并解释信息,能指优势得到放大,并且有可能发展到上一部分说的“符号最终指向自己”的结果。
从现在的新媒体的特征来看,媒介的发展似乎有越来越“冷”的趋势。余志为在文章《新媒体:最“冷”的“冷媒介”》里谈到了新媒体和互动内涵,他从互动路径的包容多样性、创造价值的肯定性和互动本质的实用主义思考三个角度解读了新媒体的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麦克卢汉和博得里拉都提到过的,现代传媒技术带来的信息内爆,从而造成界限的消解和符号自身增殖消解意义,成为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