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容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其致病具有如下特征。
1.阻遏气机,易损脾阳。若脾阳为湿邪所阻遏,可导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甜,大便稀溏,四肢欠温等症状,甚至可以发生水肿。2.湿性重着粘滞。外感湿邪,多有身体困重,如负重物,头昏沉重的感觉感受湿邪而引起的疾病,一般说来,病程多较长,缠绵难愈。3.湿性趋下。人体较低部位较容易感受湿邪。爱翘二郎腿的人,其实是下肢湿气较盛的体现。
湿气是人体代谢的液态物质。人体湿气过剩,或脾运化能力不强的时候,湿气就会滞留在身体组织和脏器之中。这样就会造成脏器运化能力降低,接着就会出现各种慢性疾病。
湿与寒经常一起伤人,形成湿寒体质。 西医所说的亚健康状态、酸性体质、免疫力低下其实就是中医的湿寒体质。
那么,如何辨别湿寒呢?有下列现象,你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了。怕冷、手脚冰凉;口苦、手脚发烫;脸部、头发油腻;手脚、腋窝经常出汗,感觉不爽;舌头有齿痕、睡觉流口水;鼻炎、咽炎、扁桃体炎;肩周炎、颈椎病;月经提前、量大;乳腺增生、结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有了湿的表现,要及时找医生调理,不要让湿影响到脏腑的功能。严重到影响脏腑功能了,再去调理,就会事倍功半,效果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