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8岁,去年年底刚成了婚,如今跟先生一起生活在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里。
我的生活,说不上很好,但也不缺吃少穿,虽不是每天生活在惊喜与富庶的海洋里,但是与先生互敬互爱,平淡的生活也常常能品出蜜糖的甜。
我祖辈都是农村人,父母那代时兴打工,从我出生到成婚前,一直都在北京生活着,虽然是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但也算是一直生活在大城市了。
婚后我没有再外出工作,先是在家里休息了半年,随后找了份不需要坐班的工作,近几个月来,生活、工作,都在家里的100个平方。
说实话,我喜欢这种日子,身边人都评价我是一个性格很好相处,活泼开朗的人,但实际上,我内心很孤僻,旁人眼里的好相处,只不过是我认为需要与大家相处,若按照我的本心来,我宁愿只做自己应做的事,不愿与任何人过多打交道。
昨晚上看了一部电影《刺猬的优雅》,影片以小女孩帕洛玛第一人称讲述她所居住的公寓的人们,影片开始时帕洛玛便对着爸爸送她的一部摄像机录像说,自己要在12岁生日那天结束自己的生命,为此,她特地记录自己赴死这段时日身边发生的人与事,并且为了不痛苦的离开这个世界,她每天都悄悄的偷拿一粒她妈妈的安定药。
在记录的过程中,她与公寓门房勒妮成为了好朋友,勒妮是一个看起来矮小丑陋臃肿的贫困女人,但实际上,她非常热爱阅读,她有一个秘密的书房,她总是在做完自己的工作之外,烧一壶茶,抱着猫,静静地阅读,是的,无论她外表怎样,无论她做着什么样的工作,但她有着丰富博学的思想。
无论是帕洛玛,还是勒妮,在人们看来,都是古怪的,孤僻的,不合群的,她们不喜社交,甚至让人觉得没有礼貌,但恰恰人们眼中的这类人,常常拥有着有趣的灵魂,她们专注于自我,不为外界的繁华浮世所迷了眼。
影片中让我觉得最遗憾的莫过于,丧夫25年的勒妮,终于遇到了一位心灵契合的朋友小津格郎,当她终于打算敞开心扉,接纳小津格郎时,她却意外被车撞,生命到此结束了。
小女孩帕洛玛一心追求死亡,她不知什么是死亡,但也不觉活着有何意义,从而盼死,当她得知勒妮的死亡时,我不知帕洛玛内心在想些什么,只看到她哭的很伤心,很害怕。
影片最后,小津格郎将送给勒妮的《安娜·卡列尼娜》,送给帕洛玛时,我看到她嘴角露出了笑意,这时候我知道,帕洛玛应该不会再去求死了。
何为死亡?死亡太简单了,有无数种方法可以终结生命,难得是,如何活,如何活的开心,有意义。
我时常思索死亡,人生数十载,无论活时多么富贵荣华,死后亦是一抔尘土,那活着时为何还要终日匆忙,如同陀螺般不敢有丝毫停歇?
我并不厌世,相反,我很爱这个世界,我喜欢美食,喜欢旅行,喜爱画画,喜爱弹琴,喜欢很多新鲜事物,但同时,我也不喜强求,我喜欢凡事顺其自然,也时常告诉自己切莫太斤斤计较,人间,不值得。
无论怎样,既然来世间一遭,还是得好好活着,怎样活是每个人自己来定义的,但生命,既然只有一次,还是不要辜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