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Susan的一篇文章《关于成长的错误假设》,里面说到
我们固执地认为只有成功和坚持才是好的和值得追求的。但其实所谓的成功和失败只不过是事物两个对立面而已,它们描述的是预期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若结果与预期一致,那么就说明“成功”了,不一致,则是“失败”。它们的作用是为我们提供反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判断下一步要怎么做,如果成功就按计划进行下一步行动,如果失败那就分析原因,及时进行调整。
而反观自己,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如果失败了,就要接受惩罚。那时候,我幼小的心灵,默默地承受,有时候感觉天都会塌下来似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都还能感受到那种“心惊胆战”、“想赢怕输“。而看到Susan的文章,使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是我自己有太多放不下的执念,所以才会生活得如此疲惫。如果可以坦然面对,生活仍会继续,天也塌不下来。
一、绝处逢生
回忆自己的经历,感觉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生活,就是在大学时期。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北方人,来到南方上大学,住着10人一间的宿舍,困难可想而知。但是,也就是那四年,使我拥有了美好的爱情和真挚的友情,使我去到了很多美丽的地方,使我体验到生活的多姿多彩。
而最近的一次重大改变,发生在三十而立的时候。那时候的我,拥有一份喜欢的工作,有车有房有孩子,还有一个爱我的老公。但是,当我听到潇洒姐说:“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手拿筷子都控制不了,又何谈控制自己的人生?” 产后发福的我,感觉无地自容。原来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假象,是我自己躺在美好的幻境中,不愿醒来。如果现在拥有的一切就是我的人生追求,那后面的漫长岁月,我的生命意义又何在?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决定改变(改变的过程,可以参考《早起的本质》以及《刻意练习与健身》)。
二、在逆境中成长
很多人都有失败的经历,但是有些人从此一蹶不振,或者也曾尝试过改变,但是收效甚微。这样的失败,就是失败,不要找任何借口。而我所谓的“犯错也是一种成长”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通过犯错,要有深刻地觉醒,之后采取一系列积极行动,使之真正发生改变。在这整个过程中,才能获得成长。
我们都听过“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想要做到,光有决心是不够的。那如果觉得难,做不到,怎么办?那就把大目标分解。例如,如何做到科学减肥20斤,还不反弹?作家李尚龙也问过他的私人教练:
教练说:“我跟你这么分析吧。如果你想一年减20斤,你就需要每天跑3公里;
如果你想半年减20斤,就需要每天跑5公里;
如果你想要三个月减20斤,你就需要每天跑5公里然后坚持不吃晚饭;
如果你想要一个月减20斤,你一天就只能吃一顿了,跑步就必须从原来的5公里叠加到十公里以上;
那如果你想要一天就减20斤,就只能做手术了。”
教练还补充一句话:“做手术的风险很大,往往会有后遗症,所以,除了坚持运动之外,并没有什么好方法。”
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把大目标分解,需要考虑时间和行动两个因素。首先,我们想在多长时间内完成这个目标?根据时间长短,采取不同的行动,同时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有人不喜欢跑步,可以换成KEEP,或者打羽毛球。其实,如果真正下决心改变,那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使用微习惯+刻意练习的黄金组合,耐心去做,从中获得的成长,超乎想象。
三、我依旧在犯错
其实,现在的我,也还是会犯错。像在育儿过程中,我总想把自己踩过的雷告诉为为,希望她可以避开。但是,有用吗?反正,我小的时候,就不爱听大人唠叨,所以怎么可能要求孩子听话?想通了这个问题之后,我又释然了。既然犯错也是一种成长,那么现在的我,是时候改变了。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我可以做的就是陪伴与支持。
纪伯伦不是说过么,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好吧,那我就仰望星空,希望她能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