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被差遣去桐乡学习。名头盖的挺大的,下图中看名头吧!
实则是苏派教育-----小组合作学习“五三二”课堂模式的参观推广活动。所谓论坛,就是模式推广者在推广,我们是不用论的,只负责看和听。
这种模式,数年前听一位校长同学讲过,她参观过这一模式的发源地学校,发源地学校借助这一模式取得巨大成功。但不知为何,她的学校未推广这一模式。其实她所在的学校已经从一流学校退化为三流学校,不改革无出路。或许是她不是一把手吧,或许是改革的风险较大吧,或许是这种模式操作起来有难度吧,也或许是谁也不想折腾吧!
既然参观了,就写个东西吧,一供大家了解使用,二也为加深自己的记忆,汲取其有效的做法。
此文仅是将看到的、听到的、及我推测的融合一下,对532合作学习模式进行通俗解读。之所以通俗解读,是因为专业术语化的解读很累人的,俺不想干!可能也干不了!
一、操作基本程序
(一)学初班级准备工作
1.分小组。对学生进行摸底,按学习成绩划为几个梯队。将不同梯队的学生组合成小组。一般为6人一个小组,一个班8个小组。由成绩与能力好的学生担任小组的正组长和副组长。以期优秀生带动落后生共同学习。
每个小组都定好自己的组名。
小组的桌上还有经设计的组名艺术字呢!
2.摆好课桌椅。课桌椅是这样摆放的:
你看清了吗?还是来张简图吧!
注意哦:椅子无后靠的。这样方便学生活动和转身坐。转身干啥?大展示时有的组展示的内容在后黑板。(啥是大展示?不着急,在课堂流程中会讲明的。)
有的班人多组多,桌椅的摆放有不同。比如这样的:
但不管怎样摆,都是让同一小组的围坐在一起,以便于合作学习。
3.设计黑板。
(1)评价区设计(看黑板上的表格哦!)这个表格是给老师上课给小组打分即课堂评价用的,评价的内容为:预习、小展示、大展示等。
(2)展示区设计
前后黑板划分为不同组的展示区。这样,每个组在大展示时在指定的区域内板书或作图以辅助讲解。
当然,多媒体设备是必备的,也是展示可借助的工具。
(二)教与学的程序
1.教师活动:
(1)设计批改导学案。
设计导学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核心工作。设计印刷之后,提早发放给学生,人手一份,要求学生在课前基于导学案进行自学完成它。教师在课前批改,给予等级评价,A或B或C或D?(有D吗?忘了!)
以下是我进课堂参观时随手拍的导学案。
导学案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课题、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以批判的眼神视之,此导学案有许多不足之处:学习目标主体混乱,有时竟然不是学生是老师,格式也有欠缺。//学习目标没有与学习过程融合设计,独立一块前置,易成摆设失去指导引领作用。//没遵循认知规律---第一题竟然是高阶认知水平的评价,也是醉了!//设计者在处理不同认知水平的知识时显然方式与要求过于统一。//虽体现史料教学,但有些史料真的不够严谨呀!)
(2)做好课堂即时评价。
A、评价导学案完成情况。小组六人都完成记六分,若3人得A加3分,1人得末等级D则扣一分。分数写在黑板评价区表格之预习栏。
B、评价学生的两个展示和其他活动
对小组内展示交流情况作出评价,计入上述评价表之小展示栏。对小组代表在讲台上对全班展示情况作出评价,计入大展示栏。其他小组针对大展示组进行有效点评或提出有效问题时,教师可给予加分,计入点评和反馈栏。
C、做好导学、分工、补充、总结。
进课堂参观时已较迟,导学、小组分工一块没看到,是我推测的。因为大展示时各小组的分工是易见的,导学案上无分工,显然是老师课上分工的。
本课老师补充讲解了秦政治制度与周制的不同。但课尾没总结。可能是时间没了导致的。模式要求应是有的。
2.学生活动。
(1)课前依托导学案自学,完成导学案。
(2)课堂上A、参与本小组的交流合作学习,即进行组内小展示。重点交流老师分配的知识点。
B、可作为小组代表到讲台或展示区展示本组负责的知识点,即参与大展示。
C、在他组大展示时可提问、质疑、补充说明。
(3)课后还要写作业吗?我没问,不知。
二.辅助手段
1.开家长会,做家长工作,取得他们对课改的信任和支持。
改革有风险!学生的讲解能力毕竟不如老师。刚开始学生的成绩有可能下降。特别是优秀生明显是在花时间帮后进生。家长若短视不看学生能力的提高、合作精神的培养,只看一时的成绩,不支持课改,铁定夭折。
“我为什么要帮助你学习?挺耽误我时间和精力!”“你好笨,真的很难教,你在我们组老拖后腿,真不想要你!”“天天学习,好烦人,能不能不学少学呀!”许许多多的负能量将降低合作学习的效度,这就需要文化建设。(此处不展开)
3、捆绑式评价
我初入行时,为让学生互相促进兼监督背书,曾按成绩和生生感情分过小组,搞合作背书。为促进小组的凝聚力和上进心,不只评价个体的成绩,还评价小组的总成绩。以小组总成绩评价他(她)们的学习,就是捆绑式评价。我特别注重表扬进步的和持续优秀的。这一评价方式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小组,对优秀生还是落后生,都是一种动力。
我在桐乡参观时,看到他们只是对课堂教学采用捆绑式的即时评级。未去了解他们对学业成绩是否也采用捆绑式评价。而我认为,合作学习,此评价方式在学业成绩的评价上非用不可。无此,难以真正维系小组内部的有效合作。
唠唠叨叨,写了一堆。累了,打算就此打住了。笔者不评价此种教学模式。各位看官们自个儿想这样教学好不好?
课改在路上,真改了,会有很多的具体的不可预测的问题会涌现出来。改还是不改,不是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