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月弯刀》的写作时间,在《小李飞刀》系列、《边城浪子》系列和《三少爷的剑》之后。应该来说,是古龙成熟时期,或者说是鼎盛时期的作品。最能够代表古龙的风格。也能够代表古龙的境界。
书中圆月弯刀的境界,确实已经足以让人惊叹。金庸先生的武侠境界,集中体现在独孤求败身上,四十岁后不役于物,飞花逐叶皆可伤人。古龙也确实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圆月弯刀》中的谢晓峰,在剑道或者在武学上的修为,也已经超出了剑本身,他所追求的就是一种不带剑的境界。就是一种放下了剑,不做剑客的境界,古龙虽然说了很多,但是对这种境界的描述,还是如坠五里云雾,让人觉得噌吰阔大,但是又无法看得真切。但是大体上来说,就是一种跳出武器束缚的境界,一种刀是武器,剑也是杀人武器,刀剑浑然一体,只是人身外之物,而人是武功的根本,人存在,即使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者,如在藏剑庐中的谢晓峰,但是仍然是站立在武学的巅峰,让人无法战胜。而丁鹏最后的境界,也只是一种心计的使用,豪华而昂贵的木剑,只是一种迷惑对手的伎俩,有了这种伎俩的配合,才能够用木剑战胜对手手中的神刀。
或许古龙就是要写出书中人物的不成熟,若是已经达到一种化境,也就没有必要在书中成为主角了。就像是谢晓峰,他在《圆月弯刀》中,没有出手,他的出现,只是勾起了他的过往,他没有出手,只是淡淡的几句话。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概念,因为他身上已经没有什么缺点,境界也达到顶峰了,已经达到仙佛的境界了。而丁鹏没有,他还有上升的空间,所以他成了这时的主角。
《圆月弯刀》时期的古龙,应该是率性洒脱的,已经达到了谢晓峰晚年的境界,达到了不在乎外人的眼光,我行我素,但是外人无论如何也毁灭不了的境界。所以他能够让心中的所有想法,所有愿望,无论好的不好的,全都体现在书中,比如谢小玉的袒露和迷情的药物,比如春花秋月的渴望,比如秦可情的献身,比如小云小香的侍妾身份,等等。一辆豪华的马车,一个聋哑(永远无法泄露车上的事情)但是技术高超的赶车人,车中一个理想的情人身份、身上散发着幽香、知情解趣、冰雪聪明、忠心不二、仰望与自己的年轻女子,可以随意梳理她的头发,捏她的脸蛋,闻她颈项中的香味,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尘世中的男人所最理想的,在这里都变得和谐而不突兀,变成了容忍而且受保护的事。
人的善与恶,在这里已经变得不重要了,有的只是恩怨情仇。恶人并不一定要死,死的不一定就是恶人,好人往往都是披着羊皮的狼,而魔教的恶也往往成为他们竭力要去除的东西。无论善,无论恶,在这里,都是一种概念,看不到具体的表现。虽然书刚开始时候,柳若松用他的妻子的献身换取了丁鹏的一页剑谱,从而让他身败名裂,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当敌人来袭,主动挑衅,而自己毫无战胜把握的时候,使用计谋也无可厚非。
善与恶的设定,只是古龙驰骋性情的一个场地。或者,这样的场地,他都觉得可有可无,刚开始时候的一场阴谋,设计的十分精巧,但是之后古龙似乎处在一种随性当中,根本不想刻意去安排情节,就让故事放任自流,清醒的时候,设计几句经典的抢白,懒散的时候,就借之前书中的人物来客串一下,于是出现了龙小云的孙女,出现了小李飞刀的刀,出现了郭嵩阳的后人。但是这些人,就像是原本生活在古龙的武侠世界里面一样,只不过是风一吹,先开了纱帐的一角,露出了他们的容颜,于是客串一下,客串完就走,也不管于主题有没有关系。
所以故事,就这样华丽而随性的发展着,语言和情节都及其古龙,古龙的率性、生活态度和情绪也完全投入到小说中。所以一旦他有了“这本书该结束了”的念头之后,书就草草收尾。人物原本的预期,都不去管了,该死的就让他死,该灭的就让他灭。生活原本不也是这样吗,有几个人能够记住当初的初衷呢?就像是魔教的新教主一样,不必上人教主临终前去亲自制定,该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出现后就是真正的教主,天纵奇才,大放异彩。
前面的设定,率性的古龙到后面可能就不记得去照应了,那就放任情节发展吧。
后来的事,留给后人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