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过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万家团聚的日子,我也回到故乡过年。

在老家,少年时代的年味是非常浓郁的,一过农历腊月二十,孩子们考完期末考试放了寒假,家长们也开始准备过年了,走很远的路,到大集上去买肉、瓜子、水果等。作为沿海城市,要买上几斤冰冻的鲅鱼,割上三五斤肉,那时家家户户都没有冰箱,就在院子的墙钉拴一根铁丝,把要把鱼、肉吊在铁丝上,以防邻家的猫来吃。也会买一些平常不常吃的新鲜蔬菜,比如蒜苗、芹菜,留着亲戚们来吃。

进入腊月二十,就开始蒸馒头,做包子,要蒸上三五锅的馒头,因为传说过了农历二十三小年,灶神升天,不能吃生食了。要进行大扫除,房间里的东西全部拿到院子里,进行彻彻底底的大扫除。包括家具也要拿到院子中去,擦洗干净再带回家。腊月二十八,要蒸一锅包子。三十那天要贴对联、福字、年画。记得有一年父亲请了大幅关公的财神年画。不说买,要说“请”财神。街坊邻居们过来拜年的时候都会评论一番。三十中午的时候做大米干饭,炖鱼,用鱼汤做菜。吃完饭之后,包饺子。饺子要包几种平常不用的馅。第一个是包钱,用二分的硬币,开水烫,洗净,加上菜一起放到饺子里。谁吃到寓意着新的一年就能赚到钱。然后是栗子,象征吉利。年糕,意味着步步登高。有糖饺、白菜肉馅饺,菜馅不能用光,剩菜剩“财”。包完饺子后,父母还在收拾房间,准备鞭炮,而我和姐姐通常的任务是往窗台窗框上贴漂亮的窗花纸。那时候还是木格子贴着塑料膜的窗户。花花绿绿的窗花纸成为了我童年少年时光里最美好记忆的一部分,也温暖了我日后的岁月。

午夜12点之后,就可以吃饺子了。通常是听到邻居家里陆续陆陆续续有鞭炮声响起的时候,父亲就会开始在大锅里添上水,然后用玉米芯烧火煮饺子。我们换好新衣新鞋。父亲放鞭炮,然后一起吃水饺,早早摆好烟酒糖茶,敞开大门。街坊邻居串门,互相问好,过年好啊,过年好。

小时候,过年有好多忌讳,不能高声说话,因为都说先人也回家过年了,不能往院子里倒水。初一到初三,不能打扫房间,不能扫地,不能缝衣服,母亲常常讲,扎针扎了庄稼心。初二按照惯例,是舅舅家的哥哥姐姐们到我们家来,然后父亲做菜,偶尔会喝一点儿小酒。初三,一家人骑自行车去姥姥家,姥姥会迈着她颤巍巍的小脚,拿来在上海工作的大舅寄给她的饼干分给我们吃。有时候,舅舅舅妈会给几块压岁钱。正月里各村组织舞龙灯、踩高跷、扭秧歌。锣声一响,我们就跑到街上看热闹。正月十五的晚上,小孩子们成群结队去街上看烟花。年景好的时候,父亲也买过烟花自己放。

过完正月十五,年才算真正过去,孩子们检查作业做完了没有,准备开学,父母们则开始准备种子下地播种。这样,周而复始。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姥姥和父亲都已经去世。老家窗子已经换了玻璃门窗,不再需要贴窗花纸了。如今县城里,人流涌动。超市网购可以外卖送到家,城区的烟花也更为绚烂。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而年味儿却感觉越来越淡了,仿佛一眨眼间,人到中年。但故乡的山水草木,却依然让人感到熟悉而亲近。难忘故乡情。在故乡的怀抱里,才真正有家的感觉,才真正有归宿感,仿佛童年还在,青春也没有走远。而如今的我,希望自己身上,仍然有蓬勃的朝气,仍然对生活充满信心,充满期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半夜开始,鞭炮声不断,震耳欲聋。正月初五,财神日,也是逝去的姨的生日。记忆里的年的味道,也都是与姨有关。 去姨家...
    田园清风阅读 3,630评论 0 3
  • 年,一步一步走近了。如果不是有大街小巷大小红红灯笼的时刻提醒,有可以放一次长达十天的长假的诱惑,年的吸引力已每况愈...
    南飞雨燕阅读 6,749评论 79 141
  • 又是一年年关将至,这一年又将与我永远作别,被岁月硬生生的向前推了一步,哪怕自己的不情愿。 儿时最喜过年了,因为有肉...
    红尘紫陌阅读 3,203评论 4 9
  • 这两天在书房晚上精神不济,只能看些小说以渡时光。也是想看一些“有用”的书,但是实在打不起精神和力气。 先是找了一本...
    寅颖阅读 2,761评论 1 0
  • 你们好,我是一位程序员,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择偶不选兵哥哥,不选程序员。解释是,前者不着家,后者命不长。对于前者,...
    channel_海峡阅读 3,856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