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论语》中的“度”

    日前再读《论语》,温故而知新。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一段的意思是:子贡问道,“颛孙师与卜商谁更优秀?”孔子说,“颛孙师有些过头,卜商有些不够。”子贡说,“这么说颛孙师更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头与不够同样不好。”

“不及”就是不努力,毫不进取,”过“则是进取到不择手段。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中,去不断地寻找合适的度,做什么事都能合乎“度”。生活没有趣味,当然不合适,玩物丧志,也不合适。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调整,尽量地靠近中轴线。人们在中轴线左右来回地摇摆,一会儿过,一会儿不及,尽量把过和不及的幅度不断地减小,最终合乎中庸之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三期《共修论语》学习打卡记录6 直木 20211202学习 打卡6 《先进篇》 第一章节 原文 11.14 鲁人...
    直木阅读 440评论 0 0
  • 先进篇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忧不及。 译文:子贡问道...
    一尘了心阅读 417评论 0 1
  • 【原文】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译 ...
    是秀姑娘呀阅读 718评论 2 2
  • 再读《论语》中的“度” 日前再读《论语》,温故而知新。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韵卿阅读 357评论 0 0
  •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
    郭道永阅读 1,549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