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引起人们广泛争论的话题,人们各执己见、各执一词,这值得我们深思。
之所以想到这个话题,源自于昨天晚上亲眼目睹了一场“车祸”。我跑步路过时看到一辆小轿车在人行道上将一位老人给“碰倒”了,老人躺在人行道上,一动也不动,之所以用“碰”这个词,而不用“撞”这个词是由于车子运行的方向和我跑步的方向恰好相反,我将一切都看的明明白白,而据我所见,虽然黑色桥车经过人行道的速度是比较快,但也仅仅是高速流动的空气和老人来了一个“亲密接触”,车并没有碰到老人,老人很有可能是被飞驰而过的桥车给吓倒在地亦或是有“预谋”的倒地不起。桥车在人行道不远处停了下来,亮起了应急灯,此时从车上下来了一位男人,并飞奔过来,单膝跪地,仔细的查看老人的状态,一脸着急的呼唤着“老人家,老人家,您怎么样了?”,只见老人趴在地上,任男人如何叫喊,老人也没有一丝反应,此时男人冷静了下来,迅速掏出了口袋里的手机,我想他应该是在拨打急救中心电话。此时聚集的人群越来越多,人们都在议论纷纷、指指点点,有的人在说这老人是专业“碰瓷”的,赶紧拍照留证,有的人在一味指责男人开车速度较快,遇到人行道也不知道避让,还好有几个“明白”人发出了正义之声“人命关天,救人要紧”。声音越来越高涨,都快盖过了来往车辆的鸣笛声,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过往的行人都尝试着想凑近一点看看老人的状况,周围的交通一度瘫痪。 而我,只在不远处停下了脚步,默默的观看这一切,我知道我凑过去只会“添乱”,所以我并没有选择靠近。
回来之后,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那个男人,如果明知自己根本没用“碰到”这位老人,还要不要停下车来?我想我应该会的。
今天来到办公室,和同事讨论起这个话题。有一个同事斩钉截铁的告诉我,“千万不要扶,扶起来只会给自己增添烦恼”,我紧接着追问他,如果你驾着车,看到前方的道路上躺着一位鲜血淋淋的老人,必须马上止血,你会不会下车去施救,他又告诉我“不会,最多只是出于人道主义,拨打120,万一没有摄像头,老人一口咬定就是你撞的,该怎么办?就算有证据,你认为去法院起诉的过程不麻烦吗?”我很不能理解同事的态度和观点,我想他肯定看到过之前报道的“扶老人反被讹”事件,也是对现在整个社会生态产生了怀疑。
言归正传,之所以出现“遇到老人想扶而不敢扶”的现象,与目前的社会氛围有关,老人一倒地,人们不再联想到的是弱势群体需要帮助,而是想到老人利用“弱势”制造骗局的场景,因为确实发生过不少,出于热心救人,但却被反咬一口的恶性事件,着实“卖力不讨好,惹得一身骚”,让多少“英雄豪杰”流血流汗又流泪。这也和government治理息息相关,在“扶老人”事件的背后没有调查清楚事实,没有还原案件过程,“误判”时有发生,在澄清事实后也没有委托各大权威媒体发声,以正视听。
不过出于一个人的道德层面,受难者的生死攸关的瞬间,有时候容不得我们去考虑“真假”。还是希望更多的人在紧急危难时刻能伸出自己的援手,也希望更多的人能赞成和认可正义的行为,敢于和“老人讹人”行为抗争到底,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让更多的人“想扶能扶敢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