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但拷问灵魂的问题---什么是优秀的产品经理?而产品的优秀又有多少成是因为我们的优秀?
成功过的产品经理
1、00年代,混沌初开
2000-10年国内的产品经理非常少,知识体系也不成体系,大多人都在国外的书籍和交流一点点摸索。
缺乏辅导课程,和现在遍地的知识不同,意识流居多,拍脑袋最普遍,但就是拍脑袋,也让发展很快速。
一个不行没事,那就再来一个。
那会优秀的产品能力是坚定的信念,让团队相信未来。
代表人物:马化腾、马云
2、10出头,乱世枭雄
12年国家提出了互联网+,虽然14年才列入国家行动计划,但弄潮儿们总是闻风而动,希望最早占领风口。
尤其是拥有敏锐嗅觉的产品们,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
但那会仍是产品占坑论为主,大多是模仿国外火爆的产品,迁移至国内。
那会的优秀的产品能力是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敢于创新破坏“生意规则”。
代表人物:雷军、张小龙
3、5年前,全新时代
国家全面进入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口传诵,大厂老员工接连下海。
为了创新、创业绞尽脑汁,而为了争夺市场,一个个头破血流,纷纷补贴,几乎每片蓝海都在瞬间变为红海。
那时的优秀产品能力是创新能力,能用某一个点抢占市场,还有主导能力,能够带领产品向前高速迭代。
代表人物:程维(滴滴)
优秀产品的能力
现在,互联网经济寒冬时代,经历了过去20年的积淀,即使是软技能为主的产品也有了知识体系。
学习时我们更要找准目标,主导自己,成为优秀的产品。
在我的心目中应该有下面特质:
1、热爱产品工作
几年的产品生活过去了,仍然热爱憧憬是不易的,因为这个岗位被大家都认可为“门槛低、钱多、天花板还高”。
不过能有这眼光、精神的人,进入产品经理行业肯定不会差,不过热爱产品工作的人还是会更好一些。
因为产品经理更需要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协调资源推动解决,如果没有热情,做的好比较难,还容易不开心。
当然,也会有天才,在抱怨中把工作干得很出色。
2、学习力:空杯
产品的硬技能学习成本在互联网中不算高,那为什么排在第二呢?
相比硬技能,软技能、底层能力更加重要,才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
我过去的CEO是一位研究哲学的产品经理,读过的书堪称万卷,可仍在表示自己的“无知”,这便是学习力,既是恐惧也是好奇的热爱。
产品创新和工匠精神有所差异,不能仅仅积累经验,因为时代需要产品革命,不断地创造和历史不同的东西。
这就需要产品人经常倒掉自己的杯子。不过不用怕,每次倒掉杯子,实际是升级,从白酒杯->啤酒杯,以此往复。
3、洞察力:想得清楚
高阶产品们常常提及的一个词--洞察力。
洞察力即是发现问题,抽丝剥茧,找到本质。
找到之后,便是用各种套路、办法去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洞察力需要能从用户脑中抽出真实需求
紧接着加入深度、缓慢、发散的思考
最后通过推理得出合适的方案
4、掌控力:说得明白、做得通畅
前CEO培训“产品经理晋升之路”时提到产品岗为什么会产生?
因为人之间的沟通太糟糕了,需要一个传递、翻译的人。
产品是一个传递价值的岗位,需要把各个角色的语言翻译成人话,让流程能够顺畅。
产品和老板的掌控力有些许区别,老板掌控结果、目标。
产品掌控过程,关注每个关键细节,并且团队遇到瓶颈甚至争吵、迷茫的时候,仍能快速、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掌控过程。
5、创新力:找到出路
发现问题后,了解已有解决方案,在其中添加自己的见解,在红海中制造出属于自己的蓝海,或许是寒冬时代最需要的能力。
在行业中寻找细分蓝海,扎根深入,以此创造出新物种,在这个流量红利殆尽,在存量中寻找突破口的时代尤其珍贵。
在民宿行业,近几月就出现了一个如此的猛兽--x程,用简单粗暴的买断房方式,获取高质量民宿库存。
再用一年免费入住房间的“美味”,吸引耷拉口水的人购买会员。
总结
上面5条,是我心中优秀产品经理的画像,也是目标:
想的明白,说的清楚,做的通畅,找到出路。
这是我从业生涯的第一次倒杯,提炼了之前的思想,期待变成一个新的空杯。
请问,你们又觉得优秀的产品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