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描写的是一个孩子对自己爸爸的真诚赞颂,在夸张、想象、自豪和幽默中,满是浓浓的父子深情和纯真快乐。下面来看看共读中要注意的细节和亲子互动要点。
1. 跨页1:爸爸穿着格子睡衣,双手握住茶杯,微笑着端坐在桌前。
图片1.jpg
从封面爸爸扮鬼脸,到前环衬铺满的格子图、扉页跳脱的格子面包片,再到第一个跨页爸爸手握茶杯端坐在桌前,故事开场,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黄褐格子图案。这件格子睡袍其实来自作者真实的“爸爸的标志”。所以一开始可以提醒1岁以上的宝宝注意爸爸衣服的图案。
另外画面细节已经体现出幽默和想象力。可以将跨页1左页的面包片与扉页图相联系,问问2岁以上的宝宝:面包片是给谁吃的?这大概是一天的什么时间?(早晨、早餐时间);爸爸的心情怎么样?(留意太阳和爸爸的表情)
2. 跨页2-4: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 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还会走高空绳索(不会掉下去)。他敢跟大力士摔跤,在运动会的比赛中,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
20140615110659120.jpg
连用三个跨页,重点讲述“我爸爸的本领真的很大”。这些页面都直接借用了童话、童谣等文化语境中的元素,展开想象,既夸张有趣又让人感到自豪可信,描述出爸爸的典型特征——特别勇敢,超人一样的勇敢。这种勇敢是给宝宝爱与安全感的保障。
引导2岁以上宝宝重点观察画面上穿插的童话、童谣等细节,感受迁移想象的乐趣。可以探讨下面的问题:
跨页2:爸爸在干什么?门外森林里是谁呢?(小红帽、三只小猪)他们是哪个童话里的?
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这是和宝宝提及童话《小红帽》和《三只小猪》的好机会。
跨页3左页:爸爸真的从月亮上跳过去了吗?画上还有谁,在干什么?(注意观察狗和奔跑的盘子和勺子)
图片3.jpg
“跳过月亮”是欧美孩子非常熟悉的一个文化梗,来自著名的鹅妈妈童谣《Hey,Diddle, Diddle》中的“奶牛跳过月亮”。小狗笑翻天、盘子带着勺子跑不见,都是其中的意象。
在经典的绘本中常常出现“奶牛跳过月亮”,如《晚安,月亮》《逃家小兔》。可以顺便向2岁以上的宝宝提起这首童谣。熟悉这首童谣的孩子,可以更多地感受到爸爸戏仿的幽默。
cow_jumped_over_the_moon.jpg
跨页3右页:爸爸在走什么样的绳索?他头顶上的云是什么图案?(王冠)你想到了什么?
跨页4:爸爸在干什么?爸爸力气大吗?跑得快吗?
20140615110701123.jpg
大力士或者说巨人是孩子熟悉的童话人物,高大强壮又力大无穷,爸爸却摔跤赢了他。而在爸爸赛跑那页出现了短跑名将刘易斯,可以告诉宝宝他是短跑世界冠军,爸爸比世界冠军跑得还快。用具体图画引导孩子认同:爸爸真的很棒。
还可以请2岁以上宝宝观察画面细节,如观众戴的帽子特征,爸爸头上的云的形状。
3. 跨页5-8:把爸爸比喻成马、鱼、大猩猩、河马、房子、泰迪熊、猫头鹰等动物或物品,突出爸爸的各种本领和性格特征。
图片5.jpg
“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游得像鱼一样快。” “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河马一样快乐。”“我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有时又像泰迪熊一样柔软。”……连续四个跨页,用了比喻手法、排比句式,读起来节奏感十足、气势强大,有感染力,对爸爸的赞颂之情跃然纸上。而画面紧紧呼应文字,爸爸变身成各种有趣的动物,用动物们的典型特征来形容爸爸的特点,既有趣又直观形象,更是充满了想象力。
可以问问2岁以上的宝宝,爸爸在哪,变成什么了?在干什么?怎么看出那是爸爸的?(爸爸不论怎样“改头换面”,都一直穿着黄褐色格子睡袍,蓝色条纹裤子、红色拖鞋,他那双蓝眼睛都炯炯有神)
还可以从观察动物的角度切入,告诉2岁以下的宝宝,图上分别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而爸爸也像这些它们一样有各种本领和特征:能吃、游得快、强壮、快乐、高大、柔软、聪明……让宝宝体会和积累常用形容词。注意有趣的细节,比如,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那个椅子腿变成了马的腿。
图片6.jpg
这四个跨页比喻句的运用,实际上也暗含独特的文化背景。例如:“食大如马”如同中文的“食大如牛”是固定用法,猫头鹰在西方文化中是智慧聪明的象征,可以向2岁以上宝宝稍微提及。在语言表达上,让宝宝了解比喻中明喻的固定句式:像……一样……
读这些比喻句时,家长可以适当夸张语调,并加上肢体动作模仿动物的神情,孩子自然能更好地理解语义,也会增加亲子共读的乐趣。
另外“我爸爸真的很棒。”这句自豪的赞语,无疑是贯穿全书的是主题句,反复出现,仿佛分节符,让全书读起来像诗歌一样跌宕起伏,充满节奏感。
4. 跨页9-10: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他踢足球的技术一流,也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
图片9.jpg
图片10.jpg
连续两个跨页,把爸爸的技能提升到专业人员的水准,突出爸爸的“伟大、了不起、一流”,也让小宝宝了解了三种职业:舞蹈家、歌唱家、足球运动员。
值得注意的是,爸爸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舞蹈家和歌唱家,而是主要强调爸爸非常能歌善舞。这在修辞上是暗喻,和前面有比喻词“像”的明喻一样都是比喻。引导2岁以上的宝宝理解“是”的这种重要用法。例如,解释说:“爸爸像个舞蹈家一样擅长跳舞”。如生活中常听说的,某宝宝是小画家或小科学家。
在欣赏画面时,不要错过有趣的细节。例如,爸爸头顶上的太阳,踢足球时背景上的云和树的足球图案,爸爸逗笑时衣服纽扣上的笑脸。还有爸爸唱歌的那页,他身后站着的其实是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和多明戈。
5474dee5tc25d477a062b690.jpg
上图来自网络,是世界两大男高音多明戈(左)和帕瓦罗蒂(右)
图片9-1.jpg
《我爸爸》中的世界两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左)和多明戈(右),显然我爸爸的高音令那两大男高音逊色。
利用画面细节可以和3岁以上宝宝玩“小侦探”游戏,感受发现的乐趣,发挥想象讲故事。
然而,无论爸爸多么本领非凡,他最擅长的就是“逗我哈哈大笑”。这是一个孩子心中爸爸的非常真实感人的写照。共读的时候,可以问问2岁以上的宝宝:觉得你自己的爸爸有什么本领,棒不棒?
5. 跨页11-12: 爸爸和宝宝拥抱,表达最深情的爱。
20140615110700121.jpg
最后两个跨页,是全书的点睛之笔,如同赞美诗结尾的意境升华。如果是爸爸在给宝宝读这本书,此时,最应该做的自然是拥抱小宝宝。
值得注意观察的是,当宝宝把双手放在爸爸胸前时,爸爸的衣服扣子由笑脸变成了太阳。可以引导2岁以上的宝宝去观察发现,同时找找书中其他地方的太阳图案,讨论一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