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之前,思来想去的都是我到底要不要参加这次活动?以下是我参加前的想法。
● 记录: 看到群里都在传播这个活动时,觉得自己考虑问题一向不周到,处理事情抓不住本质关键点,缺乏思考力。所以也想参加这个活动。
● 冲突:第一是以前自己也参加了不少收费活动,但感觉收效不大,自己进步并不明显。第二是怕时间上太早起不来。
● 问题:我到底应不应该参加呢?
● 解决:决定自己再试一次,如果还是效果不明显,以后再也不参加类似收费活动。至于时间,可以早点睡,早上用闹钟叫醒自己。另外自己参加以前的活动觉得没有效果,其实应该是自己对学习的要求标准比较低只停留在了解,甚至连理解的层面根本都没达到,更别说是应用了。没有行动就没有进步,这次要跟紧每一步活动。
报名后,已经是263号了。看到入群任务, 要求思考“如何在这次活动中创造和收获更多财富?”。这个标题瞬间秒杀我原来的认知,原来自己在起点上的要求就低了。以后自己在工作、学习中遇到事情,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做这件事情中创造和收获更多,而不是纠结要不要做这件事情。这才符合积极主动的元规范。
现重新利用PORT模型规划本次活动:
1、目的Purpose(why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 养成凡事积极主动的习惯(摒弃原来的习惯性退缩、自我否定)。
● 掌握思维的底层规律,能认清问题的本质,形成自己的决策系统。
2、目标Goal(what要做成什么样子)
● 通过自己阅读,练习检视阅读与分析阅读技能;
● 通过老大的领读,了解高手的阅读思路,找出自己的差距;
● 通过共读活动,了解系统1和系统2,能学以致用,在自己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运用书中的理论(底层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 关注群内高能导师和小伙伴的言行及作品,有意识地学习六大元规范的实际运用。
3、成果Result
● 自己预读,并整理本书脉络,形成本书摘要;
● 每次共读活动后整理内容,形成读书笔记或思维导图;
● 活动结束后,输出整书读后感。
4、任务Task
● 早睡早起,每天五点准时参加活动。(每晚十点睡,早晨四点四十五闹铃。)
● 提早自我阅读,熟悉本书内容。
5、本次设定的标准:以前活动仅停留在了解或理解的标准,本次提高标准,要求自己达到应用。通过共读、思考、讨论,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
另外,自己以前不善交流,参加活动都是独自默默地一个人完成,不好意思主动与其他群友交流,也不好意思主动发言、提问。这次下定决心要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主动的心态,现征求群内共读小伙伴一枚,可以交流思想,互相监督。不知有没有小伙伴愿意在一起?可在查看更多群成员中搜索“263”,添加时光清浅,注明“共读伙伴”,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