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金属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13期“金”专题活动。


这里说说金字旁的钢铁。

很纯的铁使用范围很小,他叫工业纯铁,只有电工方面可以用点。

它的微观剖面图就像大小不一样的石块磊起的墙,或者三角八棱的大理石石块铺就的地面。石块与石块之间有缝隙。

假如在这个缝隙里加入小小的黑圆点,纯铁不纯了,但是它的强度会提高。

这些个小小的黑圆点,就是碳。纯铁加入0.2%时,我们称它20号钢;加入0.4%时,是40号钢;加入0.6~0.7%时就叫高碳钢,也叫弹簧钢。

是不是碳加的越多越好呢?

物质有极限。

加到1.3之上时,它的脆度变高,它不叫钢了,叫生铁。

当年我们厂有个铸造车间,当高炉开烧时,老师傅会将需要融化的材料像中药铺子抓药一样将许多材料称好摆放一地。里面有钢材,有各种废旧的砸开成小块的铸铁件,有上好的焦炭,还有锰铁,好像还有硼吧,这个不确定。可惜当年没有过多关注。

高炉开炉时场景壮观。炉口捅开,铁水流入料斗。这料斗两个人抬起,走向沙做的模型。料斗再重再热也要坚持抬住不能丢,谁丢烫谁。

铁水倒入模型预留出来的浇口,这时有一个人拿细铁棍再砂型上扎扎扎,他不是顽皮,是给砂型放气。

再说炉口。有一根杆早准备好的长杆。顶有圆盘,盘上有耐火土做成圆锥形,窝头状。炉口被捅开,料斗铁水流满,就有一个人拿起这长杆,用窝头堵住炉口流铁水的圆孔。

在高炉鼓风机轰隆作响的环境里,翻砂工们按各自的程序操作,有条不紊,默契配合,堪称一绝。工作场面震撼,壮观。

再说说更有趣的热处理。

高碳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要根据需要来确定),然后降温。降温的方式,降温的速度,决定了你所处理的物件的物理性质,或者坚硬,或者硬脆,或者柔硬俱佳。

我们厂里的洪炉师傅会将烧红锻打后的刀杆用钳子夹着放入冷水桶,通红的刀杆变黑之后又提起来,等它稍微反红后又放入水中。如此循环几次之后仿佛不耐烦了,啪嗒一声扔进水桶。

这时刀杆的降温曲线是一个由高向低走的弯曲蛇形。

降温快了硬脆,降温慢了軟韧,各种降温方式得到的微观组织形态有不同。

我们从軟向硬来数: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贝氏体,马氏体。

我们热处理老师给我们念一个口诀:珠索屈贝马,珠軟马贝硬,上贝长猪毛,下贝像竹叶。

老师还给我们介绍过老师傅们淬火刀具的一个方法:将烧红的刀子直接捅进一个咸菜疙瘩,等到刀子凉了,淬火也完成了,它的降温曲线应该是开头有一个急速降温,然后是匀速降温。

高手在人间。

热处理的道道多了去了,很多古代的刀剑的锋利度后人还不能仿制,其中就有失传的淬火的诀窍。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13期“金”专题活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