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西安公交车上反复播放一句话: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道理简单啊,没几个人不懂,挂在嘴边提醒他人的人更是大有人在。但真正以实际行动自觉自愿去践行的人又有多少呢?
说句不好听的实话,家庭中与老人有观念上的冲突,生活上的矛盾的中青年人比比皆是,尤其是婆媳矛盾简直就是无法调和的。
02
最近参加了两次朋友聚会,参加人员都是和我年龄相仿的60后准老太太们,合起来计算共10人(9人已退休)。有七人是儿子,两人是女儿,一人没有孩子,男多女少现象可见一斑。九个孩子中最大的31岁,最小的24岁。有四个孩子已结婚,有两人荣升奶奶(姥姥)。
所以大家在一起热聊的主要话题不再是子女教育了,而是如何与老年父母(公婆)相处及赡养父母(公婆)。其实赡养好老人,让老人满意和教育好子女,让子女成才一样,是具有“高难度”的课题。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地一做,就能得到老年父母(公婆)的认可的。
为什么家庭里随着老人年龄增大,关系越来越不好相处呢?有人说:是“老人太自信”,“老人跟不上时代”,“老人性格差”,“老人缺乏思考”……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因为每个家庭的老人的具体情况都不相同,但隔代矛盾却很普遍。背后有共性的问题——每一个老人,他们内心深处都有“自我价值感”的需求。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老人们容易有无助和落寞感,与此同时,他们常常认为自己人生经验丰富,年轻人养育孩子和生活的经验不如他们,他们非常希望能在一个家庭中“说上话”甚至个别人还想“说了算”,寻找自我价值。
03
我们十人中父母双全的0人;父母均过世的有4人;有母亲的有3人;有父亲的有3人。如果把公婆也算上的话,公婆全在世的0人;公婆均过世的5人,只有婆婆在世的5人;只有公公在世的0人。父母(公婆)均不在世的有2人;父母(公婆)中有两位老人在世的有4人;只有一位老人在世的有4人。
我们十位姐妹中共有十位老人健在(包括公婆),其中是三男七女。三位男老人都是父亲,七位女老人中有二女是妈,五女是婆。老人中最大的是90岁,最小的是76岁,80岁以上的老人有九位。看来80以上夫妻均健康健在是小概率事件啊。
从我统计的十人来看,有女儿的父亲寿命完胜有儿子的父亲(3:0);有儿子 的母亲寿命略胜有女儿 的母亲(5:2)。如果老伴先去世再没有女儿的老男人,想长寿难度真有点大啊。因为儿媳照顾公公与女儿照顾爸爸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子照顾老人与女儿照顾老人显然也不是一个水平的。
具体分析原因老头晚年普遍畏惧儿子而不怕女儿,个别的老男人还变着法地"作"女儿。有女儿的老男人就有“任性”的资本,对儿子儿媳他可不敢乱来。所以老伴一旦先他而去,老男人就得绷着自己的情绪,绷着心情就不放松,心情不放松当然不利于长寿了。
从十位老人生活状态看,自己独居生活的有3位均是婆婆(两个没有女儿,一个有女儿在北京,偶尔也去小住);和子女一起同住的有2位是妈;子女轮流伺候独居老人的有1位是婆婆;雇保姆伺候独居老人的有3位,两位是父亲一位是婆婆;老年公寓居住的有1位是妈;和后老伴居住的有1位是父亲。
从十位老人生活状态看,婆婆晚年与儿子同住的概率最低,身体好独居是她们的主打方式,一旦生病不能自理雇保姆上门伺候是主选。有女儿的母亲则不然,选择方式会多一些,如果本人愿意的话,是有可能与女儿同住的,如果不愿意可以独居也可以去老年公寓(去老年公寓的那位母亲就是自己说啥也不与女儿同住的)。
04
前两天我家有个农村的女亲属给我来电话说:她妈妈今年79岁,身体比较虚弱,东北农村的冬天需要烧火取暖,一个人住不了。两个儿子都招呼妈妈去同住,她的妈妈就是不愿意去儿子家,只想去女儿家住。大儿子媳妇就此生气,嫌婆婆在乡里乡亲面前“磕碜”自己,农村有儿子不去儿子家,好像有人笑话儿子“不孝”。小儿子家在外地城市住楼房,也接妈妈去住,老太太不习惯去城里住楼,也不愿意去。
由此看出有儿有女的老太太情感上更喜欢与女儿同住。与儿子儿媳同住情绪不放松,内心比较怯懦,尤其年轻时,婆媳关系不和的,老了更没法去同住。怕儿媳“秋后算账”直接“怼恁”,有的儿子会“偏袒”媳妇,“呵斥”母亲几句,母亲就更受不了。如果没有女儿她就忍了,有女儿她就会感到有“同盟军”,有“接盘侠”,我可以不去你家。婆婆依然“硬气”如初。
听说过这样的结论。说有儿有女的婆婆不如只有儿子的婆婆好相处。因为没有女儿可“依仗”,老太太晚年就会逐渐弱势了,看儿媳的脸色行事了。有女儿的婆婆一辈子都不会与儿媳关系缓解。当然这也只是个别人的个别现象,有多大概率不好说。
网上有一次搞调查,问给儿女找对象,愿意找独生子女,还是找两个孩子的?结果绝大多数父母更愿意选择独生子女家庭。虽然独生子女养老压力大,但100%的财产继承权,家庭亲属关系简单好处等优势,明显高于养老压力大的“劣势”。有人调侃说:自己想儿女双全,却想找别人家的独生子女。
虽然我统计养老这事的人数很少很少,不是现在流行的“大数据”统计法,但也能管中窥豹,看出点小端倪来。概括起来说就是,只有儿子的母亲晚年比有女儿的母亲独立性更强些,她没有小棉袄,丈夫又先她而去,就得选择自强自立,不到万不得已,不能选择“挂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