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指数:★★★★☆
● 概要
○ 拥有认同感、陪伴感、历史感,也许抗打击能力就能增强。
● 回顾
○ 一、培养孩子的“抗打击”能力非常重要
■ 1、有研究证明,抗打击能力强的人,比别人更健康、生活更幸福、事业也更成功;
■ 2、这个能力不是天生的,就好像肌肉一样,后天可以锻炼。
■ 3、培养这个能力,FaceBook COO雪莉给出三个建议:第一是要让孩子们明白,他们很重要;第二条是陪伴;第三条是跟孩子一起,公开地讨论历史记忆。
○ 二、万维钢老师认为认同感、陪伴感、历史感这三条应用范围更广泛
■ 1、对于企业,给员工建立认同感、陪伴感、历史感,可以提升企业的抗打击能力;
■ 2、对于国家,国民有认同感、陪伴感、历史感,这个国家才强大;
● 思考
○ 用同样的道理来解决不同的事是一个基本的哲学思维,然而在应用的方法上需要更多的思考,对于孩子的培养,中国的父母常会犯以下几个错误:
■ 1、强者思维,倾向于保护和支持,忽略培养他自己的抗打击能力;
■ 2、仲裁者思维,倾向去批评和指正,纠错误讲道理;
■ 3、学者思维,想把握每一个可能的事件给孩子分析表象,讲解原理,每一件事都变成一个“课题”;
○ 我们更应该是孩子的同伴,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欢乐、共同的回忆、共同的探索,从这样的角度更容易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环境。
● 关键词
○ 抗打击,认同感,陪伴感,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