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具有传染性。我们的情绪会传染他人,特别是自己的重要他人;他人的情绪也会传染我们。
面对一个冲你微笑的人,不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面对一个负面情绪多的人,会不自觉地心生排斥或远离,生怕自己也陷入到不良情绪中,因为情绪会传染。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社会感染,其定义和说明如下: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如下:
1 .双向性: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你感染我,我感染你。
2.爆发性: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通过反复振荡和反复循环来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3.接受的迅速性: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地接受。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175页)
由上可见,情绪感染是社会感染一个重要方面。
情绪感染具有双向性。在家庭中,常常会因为伴侣一方的不良情绪勾起另一方的不良情绪,从而引发战争或是冷战。
情绪感染具有接受的迅速性。母亲的焦虑孩子会迅速接受到。在孩子面临重要考试时,一向爱追剧的妈妈不再看电视,甚至在家里走路都蹑手蹑脚,母亲这种试图掩盖自己焦虑情绪的行为,只能起到营造紧张气氛,把焦虑传染给孩子的作用。
为什么会发生情绪感染?镜像神经元系统做出了解释。
镜像神经元让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情绪状态与意图。当你看见别人处于情绪状态之中时(比如观看悲剧电影),你的这部分脑回路就会得到激活,让你也感受到情绪的躯体标记。研究者同时扫描情侣双方的大脑,发现当其中一人有不愉快经历时,另一个的情绪相关脑区也会出现大体一致的变化。(《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392页)
情绪具有传染性,我们的情绪会传染给他人,他人的情绪也会传染我们。认识到情绪的传染性,我们要尽力不做不良情绪的传染者,也尽量不被别人的不良情绪所传染。
不做不良情绪的传染者。
我们的情绪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还会影响到他人,特别是自己的重要他人。当出现不良情绪时,不要一味去发泄去抱怨,研究显示,不加克制的发泄怒火往往会让你更加生气,而且这样的发泄行为会让你在下次被触怒时更有可能做出愤怒的反应。情绪也不能一味去压制,强颜欢笑也是能被感受到的,强压下的情绪要么会爆发,要么会通过别的渠道宣泄。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呢?更为明智和安全的策略是:先止,停止不良情绪的缠绕;再知,加强觉知,清晰区分出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我很焦虑、我很郁闷、我很生气、我很担心、……,然后找出自己的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并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表达出来。
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不良情绪是抱怨。对于抱怨者,许又新教授的一段话发人深省:
“一般地说,抱怨者照例并不明确自己的需要,正如旬子所言:“自知者不怨人。”(《旬子·荣辱》)或者,虽有所知却并不用坚持一贯的有效行动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往往禁忌多,顾虑多,怕挫折与失败,怕犯错误,怕丢脸等等,所以只好怨天尤人,推卸对自己幸福和苦恼的责任,回避内心的现实。”(许又新《心理治疗基础》第7页)
可见,明确自己的需求、采取有效行动满足自己的需求是情绪管理的上策。
不被不良情绪传染。
对于别人的不良情绪,我们会借助镜像神经元很快地感受到。对这种感受要保持觉知,不要作别人和自己情绪的奴隶。当对别人的抱怨生起反感或同感时,要去体验自己内心这份感受,同时要明确一个事实:我之所以会有这种感受,是我的问题,不是对方的问题。如果对方是熟人的话,还可以去进一步去分析: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它激活了我什么问题?再进一步,如果有能力的话,还要去理解对方的内心体验,去感受对方的需求,鼓励对方说出自己具体的情绪感受和体验。
总之,无论是面对自己的情绪还是他人的情绪,第一步都是要知止,《大学》中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负面情绪具有传染性,正面情绪也一样。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公开课》中有这样的内容:
研究证明笑有传染性,别人笑会引起你发笑,你发笑会引起别人发笑。如果你的笑感染了三个人,这三个人的笑又引起了另外九个人发笑,只需20度的分隔,全世界都会笑起来。
了解情绪的传染性,善用情绪的传染性,能给自己带来健康,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能给他人带去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