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在于学,而不在于知识。知识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而学习只需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
每个人都需要学习,通过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每个人出生的时都只是一张白纸,若想让白纸变成美丽的图画,是需要通过学习来进行描绘的。而且一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学习的,从牙牙学语开始,我们每个人都在学习,学习交流、学习生活。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重要的就是修身,至于如何修身必须,要经过刻苦的学习才可以,修身是规范自身。你谈吐等,通过规范自身,从而达到不急不躁,温润如玉的君子之范。若是不学习,就会像那些没有枝条附着的蔓藤一样东倒西歪,没有一点涵养。
因此学习更像是一种尺度,通过度量,可以把每一个人进行分类。素质高,人品好,有才华,让其担负更大责任;那些人品恶劣,没有才华的人,则会因被识别而减少对社会的危害。学习,就这样慢慢成为了一种竞争手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不过这些都只是表现而已,学习真正的用途,是培养你的能力,培养你的适应的能力,让你学习的能力,社会并不是千篇一律,我们不可能强求社会适应我们,而是适应社会,只有性的社会才会有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的感觉。
而学习的能力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解释,物理学有一种基本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这种公式不变的,我们做的功是可以提高的,我们做的功在同一时间内可以不同,因此,效率就会提高,但是因为一些损耗,效率永远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但是我们人类不是机器,机器做工,不能达到120%,人类却可以,例如,同样的一本书,同样的时间,你看完了这本书,有效率为50%,如果你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并记忆犹新,效率为80%,如果你深入,思考并理解透彻,效率为100%,但是如果,你不仅自己思考,还了解他人对书的评价,并把所有人的评价都消化,那么效率超过100%,
这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必须通过后天培养形成。但因为太多的人把学习等价为知识,所以具有这种能力的人,也越来越少,知识越渊博的人这种能力,越弱,可悲可叹之事,竟成为培养学习能力的阻碍,希望每个人都能明白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有了那么好的学习能力,知识难道不是垂手可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