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光而行:老俞对谈录》读书心得 12
刘嘉是一名认知心理学专家,同时也是一名脑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学者。在ChatGPT诞生之际,他在采访中就说过一句话,“ChatGPT将点燃第二次认知革命的火花”。对此印象颇为深刻。
刘嘉认为心理学其实是一门能够给人带来幸福的主观科学。所以,他和俞敏洪的交流也是教人如何幸福,如何从平庸、平凡或困境中走出来,如何改造自己,走向自己幸福的道路。因为追求幸福是人生重要意义之一。
01 关于追求
刘嘉对追求幸福的标的属性做了更细化的解释。“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一代困惑很多,他们要有一个更远大的理想或目标,而这个目标不再是年薪多少、而是他们向内叩问自己,什么是我想要的?如何才能自我实现?什么才能让我的生命价值得到更大的展现?”简单讲,就是要追求对我们来说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有一定高度和难度的事情。
俞敏洪提到,走出困境,走向成功一定需要勇气和坚持去改变自己、改变环境。不得不承认,勇气是极为稀缺的能力。我以为勇气的理由必须来自上述清晰且强烈的自我叩问和内心的肯定,继而凝聚为支撑勇气的内驱力,一个人的内驱力才是勇气的元神。一时之勇可能是蚍蜉撼树,但坚持的勇气就一定会滴水穿石。
02 关于焦虑
刘嘉老师说,焦虑是因为身在当下,心在未来。改变之道是,应该抓住我们能控制的东西,那就是当下。“我们始终被外在的东西所折磨,但只要活在当下,专注我们此时此刻做的每一件事情,把他做好,做到极致、这就是那滴蜂蜜,抓住这一点,我们就不再焦虑”。莫名被这一句很简单的话击到。专注就是心流,让人产生幸福感的福流。当我们抓不住未来时,何必杞人忧天,干扰当下可以拥有的幸福呢!想到一个典故,东郭子很神圣地向庄子问道,庄子却说,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道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可庄子却认为道在万物,在平常,在所有卑下之物。幸福之道不也在当下琐碎、平常、腻烦之事、之人、之物吗?
凡事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皆可期盼。重要的是努力过好每一天,专心做好每件事,珍惜当下的人和事,拥抱当下的小确幸。至于未来就让未来的人操心吧!
03 关于掌控不确定性
活在当下,并不是说摆烂躺平,肆意消耗。长久的幸福一定要有深谋远虑,活在当下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为未来铺好路,简而言之,还是要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掌控自己、掌控未来的能力,能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
刘嘉老师提出很细节的一点,用稀缺性对抗不确定性,特别有意义。不管干什么事,要动脑筋,花心思,极致投入,能做到别人做不了,做不到,做不好,这就是稀缺性,具有不可替代性、高竞争代价的话语和垄断优势。之前,中国向太平洋发射了洲际导弹,其他国家基本上没有反应的机会,因为我们的钱学深弹道具有无法超越的实力。这种稀缺性造就了中国对未来局势的自信和掌控权,是能让中国人拥有安全和幸福的稀缺性能力。
对于个人的发展,对于公司的业务何尝不是一个道理。
当然,做到稀缺性要有3点:我能(有有能力做到),我喜欢(和自我愿景相符的),很美好(能惠及社会和他人)。三者能结合且为之奋斗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和状态。前段时间,有部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登上热搜,导演方励为了这样一部受众不可能大,遭西方抵制的纪录片倾其所有,很多人认为不值,但方导说这不仅是职业的选择,更是对自己的承诺,所以才会有如此的付出。很好的诠释了我能,我喜欢,惠及社会这三点,所以《里斯本丸沉没》具有不可复制的稀缺性。方导拍这部片子很艰难,但内心是痛并幸福的。
又下手买了本刘嘉老师的《心理学通识》,有点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