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VUCA这个词被频频提起。
不得不承认,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的VUCA时代已经就在你身边了。
新常态带来的变化,最明显的是我们的经济增速不会是U形变化,更不可能是V形变化,而将是L型变化。
两年前可能谁都不会预料到,一场疫情带来的“蝴蝶效应”如此深刻地颠覆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后疫情时代带来了4个新变化:
1. 震荡
历史有其暗流,表象上下震荡。数字化转型的历史节奏随着疫情的发展被向前推进了一步。
2. 下沉
“天上的直播,地上的地摊”,疫情过后,有数据表明,三线城市新增智能手机0.7亿台。
3. 破界
商业场景正在扩大,由行业升级转变为超级资源。
4. 逆流
VUCA依旧,攻守易势。以攻为守,打破惯性。
和过去高收益时代相比,钱越来越不容易赚了,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而如何应对,不管对企业还是个人,都没有现成的优秀答案可以照抄。
乔布斯曾经说过:不要等着一艘船从头顶上开始漏水的时候才想起要找救生艇。
VUCA时代的紧迫感铺面而来,你总会陷入:看不懂、学不会、跟不上的魔咒。
与其焦虑,不如思考:VUCA时代,我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第一,不追求第一,转型为唯一。
VUCA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黑天鹅事件”的频频发生。对未来做出预测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传统的价值观渐渐显得落后或失效。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工业时代追求效率,VUCA时代追求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斯坦福大学的威尔金森在她的《创新者密码》中说过一句话:创业追求的不是第一,而是唯一。
曾经不被看好的直播和电商在疫情之下火爆天际,传统行业下的从业者境遇愈发艰难。
市场的需求越来越细化,很多行业领域模式也在不断更新迭代,纵深精细。
时代的发展,各种“产品”不再完全固定于千篇一律的模式,千人千面的需求正在逐渐凸显。
毫不夸张地说,市场选择产品、上级选择下属、男人选择女人的标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样性。
落到打工人的核心能力上就有了第一个转变的关键点:从术业有专攻的精深型发展向洞察与创新型转型。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在VUCA时代下想要过好这一生的大多数人。
学会从另一个角度欣赏你所遇到的人和事,学会挖掘自己身上的稀缺性价值,而不是一味追求比别人跑得快、跑得远,或者能让你拥有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第二,明确目标
正如华为提倡的那样:“不在非战略机会消耗战略竞争力量!”
在打工人的世界里,目标的明确性显得愈加重要。
不要仅仅为了感动自己,而做一些无谓的努力。
毕竟打工人的业余学习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只能徒劳无功,长期下来就会难以为继。
比如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一些人热衷于时不时地晒一些学习打卡证明,学习的内容五花八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算囫囵吞枣地学了,也未必会实际运用。
跟着别人跑,今天一个商业思维,明天一个人工智能,兜兜转转下来还是慌得很,好像什么都会又好像什么都不会。
倒不如好好思考一下,对自己工作最有帮助的,最能解决当下工作实际问题的到底是什么?
比如可以深入掌握当前行业工作最流行而你并不会的工具。
让信息更易获取,解放大脑,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这可以是大多数打工人作为明确目标的重要标准。
第三,永远在路上
VUCA时代的焦虑感和挫败感,有两个来源:其一是对快速变化的外界失去掌控感;其二是个人现状未能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也就是存在差距。
这里要厘清的首先是不要将所有的问题归罪在自己身上。
有些“人生难题”属于“时代病”,而我们只不过是亿万个面临着痛一个“时代难题”的人群中的一份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适当地降低心理预期,不给自己超出个人能力的压力也是必要的。
然而个人而言,我不赞同躺平。调整努力的姿势,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永远走在缩小现实和理想差距的路上,一个脚步一个脚步地走好。
就像达尔文说的那样:自然界生存下来的,既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够适应变化的。
带着好奇心从探索中成长,适应变化从体验中成长,换位思考从理解中成长,接纳反馈从反思中成长。
暴风雨来临之前,我会记得,当短期的逆境遇见远处的信心,心中有梦,手中追梦。
用确定性的奋斗迎接不确定的未来,和同样一往无前的你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