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写非正式的时候了。从前天开始就有好伙伴来说等着要看我的非正式,今天先生也问是不是该写了。这是写惯例文的好处,尽管它只是一个碎碎念,有人记着,好像比写一篇小说还要来得开心。非正式从2010年开始写起(以前在博客写的),14年过去,人老了,物旧了,娃大了,岁月流逝,有些感情淡了,有些感情深了,时间总是在发挥它的作用。
早上去山姆,二层已经摆满了喜庆的货品,红艳艳一片,在提醒我,新年马上要到了。
孩子们今天游园,可以自由着装,我让小川儿穿上红色的外套,他起初嘟嘴巴,说女孩子才会穿红色,等到下午回家,他说男孩子们居然都穿了红色的衣服,女孩子们都穿了裙子,耳朵还夹了耳环,“是夹的,不是穿进去的。”他甚至还很细致地观察了女孩子的耳朵,大概这会成为他记忆里关于新年的最初印象。
学校很贴心,没布置多少作业,两娃回家后花了一个小时就写完了。于是晚上选个电影,旁边放上爆米花和巧克力,准备就这样跨个年。
叮咚,这里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外面响起鞭炮声,新的一年总是让人联想到新的开始,向上的情绪自然生成,坚信一切向好,回顾似乎也变得温馨。
这一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带着爸妈来了一次港澳游。这次旅游,他们尝试了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去迪士尼,第一次坐过山车,第一次去赌场,甚至在澳门听了一场黎明的演唱会。老妈一边惊呆于高昂的物价,觉得我们不应该花这么多钱,一边觉得“就算这个时候死也值了”,不过我知道她还有一个愿望,想去北京瞻仰伟人的遗容,这大概是他们那一代人无法抹去的情结。那就等到来年天气转暖,再往北京。这里必须感谢先生的不辞辛劳,事无巨细的高标准接待。
八月份又去了乌镇。我想先生应该是一直记得我曾经在很多年前写的那句话,我说“只有清晨醒来,游客们还没有到,这时候的乌镇才是乌镇的”,所以他坚持在景区内住了一晚。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少年人,却仍然感动于那份纯真。初升的太阳照上青石板路,有人提着一袋菜从桥对面走来,忙碌还未开始,我还是我的。
今年新入手了M9,十一期间第一次尝试M9自驾,一路向西,开过了六个省,走走停停共计十天,从黄山开始,中途游玩景德镇、荆州方特、都江堰,最后到黄龙、九寨沟。这次西行,娃们体验了一次高原反应,对于黄龙和九寨沟的景色更是难得地惊叹了一把,通常他们对自然风景的敏感度不高,可见这两处地方确实美到了极致。
九月份,小川儿正式成为小学生。兄弟俩虽然在一个学校,作息并不相同,我分身乏术,小乙哥现在基本都得自己上下学。这学期换了新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不知道是比较适应新的教学方式,还是他突然开悟,总之这学期小乙哥的成绩突飞猛进,稳定在前五甚至前三,确实值得表扬。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小川儿也已经适应了小学生活,除了固执和我如出一辙外,学习基本没有问题。
先生回国工作后,往国外跑的时候反而更多了,今年可能跑了三十多个国家,飞行里程数名列杭州前榜(确实有这么个奇奇怪怪的排名)。基本能做到两周回一趟家,只不过每次回来,两娃恨不得挂在他身上,再加上我爱偷懒,他必然需要主动承担做饭的职责,应该会比工作日更累。总之,一如既往的出色,值得表扬。虽然我只提了这么几句,但是以上所有事件里,都有他“顽强”的身影,贴心的守候。
生活里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一直帮我照顾两娃的妈妈回老家了,孩子放学到晚上这段时间我会忙不过来,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我叫了一个阿姨,周一到周五包括做晚饭在内到家工作四个小时,一个月工作22天,工资3800。感觉做得挺辛苦,这个价格是应该要给的。至少我不会因为繁重的家务情绪不好,从而影响到亲子关系。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提供了很大的情绪价值。
今年没能和白、卿见面,有点小小的遗憾,当初说好每年要一起出游,也一直没有实现。当然主要是我的牵扯太多,顾完老公又要顾娃,不再是说走就能走的状态。两人倒是常常在群里讨论装修房子的事,都有了自己的小窝,还有猫,随心自由,这样也很好吧。
个人方面,写作虽有坚持,陆续也有在纸媒发表的,但总体数量并不多,随着小川儿也上小学,我会更忙一些,再加上兼任了读书伯乐,也牵扯了一部分精力。不过仍然不会完全放下,有时间就会写。微信阅读的年度数据已经出来了,挺满意,读了不少书,也遇到了不少好书。运动就不说了,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阻碍我成为十项全能。
最后,难免还是要说说简书。今年简书的变化很大,众所周知了。不过为爱发电的伯乐们还在,我们可爱的真姐还在,只要高权重们还愿意代替超级权重继续守护作者们,我们就会一直在。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送给自己,也送给大家。新年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