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提醒:“孩子上午还是9点上课 ,记得不要迟到了”
答曰:“还没起来,这次就算了吧。”
“去吧,那里也有很多小孩子一起玩,孩子们也需要有自己的社交。也没作业,就是多些机会和别人相处。”
“谁让你不早点说,我以为课已经结束了,下次吧。” --孩子每周都固定时间上课,明摆着装糊涂。
“希望你能帮助孩子坚持好做一件事的习惯,有始有终。”
“叫不醒,不起床,这次不去了。”--现在已经8:30了,不知道昨天几天休息的。
发过去一则文章【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算是鸡汤吧。
几乎秒回:“生活还是适意点吧,别成天给自己上发条了!”
差点一口老血喷在地上。
平静一会儿,想想,不怨他,也不怨我,不过是依旧三观不和的两个“三季人”。
想当初,我鼓励他参加英语等级考试,他不情不愿地报名,三天打渔的看书,最后竟因忘带耳机而弃考,在后来的出境游中,吃饭点菜,购物还价,问路选景,投诉酒店他只能一脸茫然地立在一边;我鼓励他坚持跑步,一起买了专柜上最好的跑鞋,我的鞋底已磨平,他的干净如新;也曾一同练瑜珈,一次就喊累喊痛,如今我额头碰膝盖,劈叉无障碍;从孩子三岁我就天天一句句教【弟子规】【三字经】,孩子现在常常以成语形容所思所想所见,让他给孩子默个生词,纯属我个人的异想天开......
从一开始我们就是这样的迥异,我总觉得人会改变的。一个人的韧性和心智都会随着年龄渐渐增强,如果是有利于事态的发展,那就会坚持到底,即使没有成功,也算尽力过,不悔不憾。
可就是有这样的人,常常把“适意随性”挂在嘴上,而这样的人不成功却往往把原因归于外部因素以自欺。不是对方有错,判断失误,就是运气不好,时局不对,要么就是人家有背景有家底儿,就是从来不觉得自己哪里不对劲儿。
若能只守着二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心满意足也算有平常心,可若是偏偏眼红别人的宝马香车,锦衣玉食,那就不难揣测但有一线生财之道就会孤注一掷的疯狂。
有的人还会纠结于自己的“拖延症”“懒癌症”,精神上不时告诫自己,独善其身,算是温水中保持清醒的青蛙。可若是在温水中徜徉自得,也只能为其“悲夫”了。
荀子曾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今人语有:““一万小时定律”、“七年一次人生”,当然人生需要适意,也可以一直随性随缘,没什么对错,那么别说七年,纵然是十七年,二十七年,也是过着一眼望到葬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