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行驶到老家村镇上,遇到拥堵,马哥急了,打开车窗探出脑袋,操着河南味儿的普通话指挥对面车辆:你从这里走,你往这边转!
小丫和晴儿在后排小声又紧张地提醒他:爸爸,说河南话,说河南话!
我忍俊不禁,都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为什么有的人,确实少小离家,确实鬓毛已衰,但回到老家却忘了家乡话,还要说那一点都不标准的普通话。
我怕马哥被人骂“在外面混了不起么,土不土洋不洋的,拽个啥。”所以也老是提醒他说河南话。
我俩平时在家,日常生活中应该也是说河南话的时候多,但是面对不同地域的顾客,不得不说至少能够让人家听得懂普通话呀。
所以有时转换不过来,也是有的。
倒是晴儿小丫,还做了一些功课,在街头买东西时,小丫操着普通话的口音一字一顿说出河南话来:“给我俩袋,粤袋光叉。”(麻烦给我用两个袋子装,一个袋子会破的)
把大家都要乐坏了,她这是在短视频里学的哈。
后来两个孩子想要买什么东西,会拉着我先去问价,她们怕一开口,人家会以为是外地人,往贵了说。
不过还没过十天,小丫已经把河南话说个八九不离十了。
现在谁一叫她,她就问:弄啥咧?中,中啊。
柯儿家的小姑娘,四、五岁了,那个机灵活泼啊,让人爱都爱不过来。
我们刚到大姐家门前,她就抢先飞奔过来,扑进我怀里,“姨婆,姨婆”地叫得亲热。
可我这才是第二次见着小乖乖啊。小家伙跟谁都不认生,用小丫的话说就是一个超级社牛。
后来她听柯儿老是叫我三姨三姨,她也跟着她妈妈改口叫我三姨,可把大伙逗乐了,她外婆也就是我的大姐,教她不能这样叫,乱了辈分。
她嘟着小嘴,腻在我怀里,撒娇说:“我就要叫三姨,就要叫三姨。”
真是个开心果哈。
马哥侄儿家的两个孩子,也就是晴儿小丫堂哥家的孩子,大的是女儿,七岁,小的男孩四岁,这两个小家伙,也可爱得不得了。
回去不大一会儿,就跟晴儿小丫混熟了,小嘴可甜了,大姑姑小姑姑不停地叫,到哪儿都跟着,一会儿不见,就要找姑姑。
小丫趁他俩不注意,拉着晴儿就跑出大门外,偷偷去小卖部买辣条吃。
他俩看不见姑姑,楼上楼下跑着找。
到了吃饭的时候,小女孩突然放下碗筷,抽着鼻子问:怎么一股辣条味儿,你们谁吃辣条了?
大家都否认,说是菜里面的麻辣料味儿。
女孩非常肯定地说:“不是菜里面的味儿,就是辣条味儿。”
她指着晴儿小丫说:“就是你俩,因为那时候我听到小姑姑悄悄对大姑姑说——咱们去买辣条吃吧。”
哈哈哈,这个小人精。
小丫说:“不带你去是怕你妈妈骂你呀,你今天已经吃过三包辣条了,再吃就要坏肚子。”
“可是我就爱吃辣条呀。”
哈哈,满桌的鸡鸭鱼肉她不稀罕,一块两块钱的辣条她念念不忘。
孩子们都是家里的宝贝,最治愈。有啥不开心的想不通的,看着孩子就慢慢释然了。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后悔过生二胎吗”,有一部分回答是说后悔的,后悔的原因各种各样。
而我的回答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生二胎。”
想到这里,我两手拘着小丫的脸,认真而深情地说:“如果没有你这个小可爱,我的生活将会失去多少光彩。”
小丫拉开我的手,用地道的河南话说:“妈妈,你咋了?”